2025年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
今年的主題是
“我們的能源,我們的地球”。
每度被節約的電,能減少0.997千克碳排放;
每噸被回收的廢紙,能讓17棵大樹免遭砍伐;
每個被撿拾的塑料瓶,能讓海洋少一道傷疤。
當 "環保" 不再是選擇題,
而是生存必答題,
企業的每個舉動都將成為改寫未來的關鍵。
這個地球日,和眾澤益為您準備了五個
好落地的企業環保公益活動方案?
01
45°撿拾跑
”運動+公益“是項目的核心,靈感來源于Plogging,要求參與者在跑步過程中彎腰45度以撿拾地上的垃圾。撿跑地點可按需定制,例如具有地標性的地點、在地圖上完成相應的路線軌跡等,激發公司員工與內部社團的積極參與,一起為健康、環保助力。
5大核心亮點:
邊跑步邊做公益
彎腰撿垃圾=免費健身,還能順手清理城市垃圾,健康環保一舉兩得。
隨手拍出爆款宣傳照
打卡地標+創意軌跡:跑出公司Logo或特定形狀,朋友圈刷屏利器。
企業形象秒“接地氣”
高管和員工一起彎腰做公益,真實不做作,立馬樹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人設。
成果直接可視化
垃圾藝術裝置:拼擺 "垃圾魚" 等環保主題,實現從污染治理到藝術創作的價值轉化。
數據化展示:當場給垃圾稱重,看到"今天撿了幾十斤垃圾"超實在。
特別的團建體驗
部門分組PK撿垃圾重量,輕松提升團隊凝聚力,還省了團建費。
02
“有點意思的”可持續公益市集
作為可持續低碳活動,在政策指導下不斷向社區居民傳播公益理念和價值觀,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關注公益環保事業,形成良好氛圍。
5大核心亮點:
政企社聯動與行業資源整合
政府、社會組織、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拓展合作網絡,體現 “共建共治共享” 。
高流量公共場景
市集設在公共區域,吸引社區居民、家庭、年輕群體等多元化受眾,傳播公益環保理念,低成本觸達潛在客戶,提升品牌曝光。
靈活輕量化參與模式
企業可選擇設攤、贊助、聯合主辦等不同形式,根據預算與需求靈活投入。
四大主題板塊矩陣
"秀" 出圈、"循" 開心、"繪" 整活、"拍" 拍樂,打造豐富的沉浸式環保體驗。
三重互動機制激發熱情
參與式:環保任務打卡贏定制禮物
共創式:集體繪制地球保護手冊
競技式:攤王票選激發參與熱情、靜默競價市集探索循環經濟新場景
03
共創環保手冊快閃
5大核心亮點:
政企社學四界協同
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學校聯合發起,形成 “政策支持 + 企業賦能 + 教育滲透” 的立體化合作模式。
快閃行動的規模效應
短時間、高密度覆蓋社區、企業、學校三大場景,快速觸達大量參與者,形成規模效應。
場景化互動設計
社區站、企業站、校園站,不同場景對應不同具體活動。
共創手冊
通過征集、創作、展示 “愛地球方式”,將碎片化環保理念轉化為可傳播、可落地的行動指南。
盲盒激勵與環保認證
參與者領取盲盒,完成任務獲環保認證。
04
“共赴山野,益起嗨” 農作公益行
3大核心亮點:
自然教育 + 志愿服務
將生態保護融入山野體驗,覆蓋物理防蟲、林木擴堰、中藥除草、補植補種四大農作場景,讓參與者在勞作中學習生態知識,獲得自然療愈體驗。
家庭友好
企業員工與家庭親子共同參與,兼顧團隊建設與家庭教育功能,形成 “企業 - 家庭 - 社會” 的環保鏈。
成果可視化
通過掛牌認養等方式,延伸長期價值。
05
“愛地球的100種方式”環保彩繪
通過藝術的力量,激發企業及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與行動。這不僅是一場想象力的激蕩,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環保之旅,讓企業志愿者和孩子們在創作與欣賞中體會環保的重要性,共同為保護地球出謀劃策。
3大核心亮點:
藝術賦能 ,主題創作與藝術表達
以藝術創作推動環保理念傳播,通過三大環保主題,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視化藝術表達。
親子共創模式
員工與子女共同參與,既增進情感交流,又將環保教育融入家庭場景,實現“代際傳播”。
內部展覽與二次傳播
作品在辦公室展覽,覆蓋企業員工及訪客,打造企業內部環保文化符號,展覽現場成為 “天然宣傳陣地”。
活動模式便于復制推廣,助力企業建立長期環保公益IP。
愛地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需要每一位居住在地球村上的我們
付諸實際行動
每個微小改變都能匯聚成改變的力量
環境友好 即人類友好
分享,點贊,在看;助力地球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