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咩小胖。
孕媽媽小魚最近很煩惱,因為公婆家很重視清明掃墓祭祖,早在過年的時候就提到過,讓小魚夫妻清明節一定要回老家。
小魚解釋說,自己懷孕了不能上墳掃墓。婆婆卻說,他們那里沒有這個說法。因為這個事,婆婆多次打電話來,囑咐小魚夫妻清明節一定要回老家。小魚解釋的次數多了,婆婆竟然給她扣上了“不孝”的帽子。
按照一些傳統的說法,懷孕掃墓會“沖撞胎神”,對胎寶寶不利。當然,有人說要講科學,這些說法沒有根據。按照科學的說法,孕婦確實也不適合去上墳掃墓。
這不,小魚前幾天正好去產檢,就詢問了給自己檢查的產科醫生,“孕期能不能回老家掃墓”。
醫生明確表示,“不建議孕婦回鄉掃墓,因為對孕媽媽和胎兒確實存在著風險。”
孕婦回鄉掃墓,有哪些風險呢?
【1】返鄉路途勞累存在風險
清明假期就三天,需要回老家上墳掃墓的,路途近還好點,路途遠的,來回路上時間就要花費兩天。正常人這樣舟車勞頓,都會覺得很累很辛苦,孕媽媽更是折騰不起。特別是處于孕早期和孕晚期的孕媽媽,更不適合如此奔波。
孕早期,胎兒還不穩定,如果長時間地乘坐交通工具,加上勞累,有引發流產的風險。另外,孕早期不少孕媽媽已經開始出現孕吐等孕期反應,本來身體就不舒服,出行勞累更是會加重孕反。
對于孕晚期的孕媽媽來說,越是臨近預產期,越不能隨意外出走動,特別是路途比較遠的。長途的旅程,可能會提前發動,在路上生娃危險重重。
像清明這樣的小假期,出行的人也不少,若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對于孕媽媽來說,人多擁擠也是不安全的。
【2】上墳掃墓祭拜孕婦不宜參與
孕婦不宜上墳掃墓祭拜,這并不是迷信的說法,而是從多方面考量得出的結論。
孕媽媽小魚之所以對于清明回老家掃墓如此“害怕”,不是因為怕“沖撞胎神”,而是因為她聽老公說過以往掃墓的經歷。需要步行上山,但是沒有專門的上山道路,而是需要人一邊行走一邊砍除雜草才能前進。上山下山,有時候需要耗時半天的時間。登山、長時間行走,這樣耗費體力,孕媽媽肯定是吃不消的。
還有就是清明多雨,天氣不好,地面濕滑,這樣的道路對于孕媽媽來說,更容易發生滑倒跌倒的危險。普通人摔一下可能不要緊,但是孕媽媽如果摔倒很容易傷及腹中的胎兒,對自身來講也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就算去往墓地的路好走,祭拜時的焚香燒紙、磕頭跪拜,也不適合孕婦參與。
所以孕婦要祭拜,盡量不要親自去,可由家人代為清掃墓地,或是送去鮮花傳遞心意。
清明祭祖重在心意,特殊時期特殊對待,還是要以孕媽媽的身體健康為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