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拜登時期,臺積電是“座上賓”,被邀請赴美建廠。根據芯片法案的規則,臺積電在美建廠除了可以獲得當地的稅收扶持之外,還有數百億美元的補貼可以享受。礙于美施壓,再加上臺積電客戶名單幾乎被美企壟斷,張忠謀不得不做出妥協和讓步,正式赴美建廠。
而通過幾次的追加投資,臺積電在美投資累計額已經達到了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等地建立先進晶圓廠。按照計劃,亞利桑那州的第三座工廠將會采用最先進的2nm工藝,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臺積電還是相當“大方”的,最先進的技術都引入到了美國,這也符合拜登重振本土芯片制造業的初衷。
但事情怎么會這么順利呢?在臺積電赴美建廠之后才發現,拜登的算盤打得極響,除了赴美建廠,給當地提供就業機會、幫助拯救美芯片制造業之外,危險的行為出現了,美要求臺積電未來十年不能在中國大陸擴建先進晶圓廠,且必須把技術研發中心建在亞利桑那州,同時還需要共享客戶數據以及共享利潤分成。清晰了嗎?技術也要、人也要、錢也要!
這還沒完,在特朗普接手之后,就應了那句“新官上任三把火”,和拜登對待臺積電的態度不同,特朗普直接來了一個下馬威。他表示,臺積電赴美建廠,搶走了美半導體的生意。沒錯,邀請變搶奪,說變就變。而特朗普還以“針對進口半導體追加25%關稅”以及“幫助英特爾修復制造業業務”等為脅,不斷給臺積電施壓,最終臺積電做出“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的決定,才算緩和了一些。
事實上,臺積電在2020年就在亞利桑那州獲得了足以建立6座晶圓廠的土地,但五年過去了,目前亞利桑那州也只有一座工廠全面投產,且在美建立的研發中心,也只是用于已經量產的先進制程工藝產線的改良和優化,而不作為獨立開發尖端制程技術所用。這樣看來的話,張忠謀還是留了一手。
事實也是如此,雖然赴美投資“燒”掉了1650億美元,且在美將建立六七座晶圓廠,但相比于臺積電在本土的擴張計劃,簡直就是微不足道。臺積電之前就已經公開表示,未來會在島內新建10-11座先進晶圓廠,再加上臺積電把尖端制程技術的研發依然放在本土,就足以證明,張忠謀還是有戒心的。所以說,美拯救芯片制造業的計劃,很可能會落空,畢竟都有異心,怎么能夠成功呢?
英國《金融時報》也揭露了真相,根據分析師的估算,就算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所建的所有先進晶圓廠都完工且正式投產,這些晶圓廠所創造的營收也相當有限。預計在2030年,其營收也只能占據總營收的1/3左右,這和美拯救美芯片制造業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臺積電承諾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但什么時候給,這些錢用來干什么,并沒有明確計劃,所以說,亞利桑那州工廠所貢獻的營收可能會更低,美芯片制造業想要重新成為業界的翹楚,差距還是挺大的。
還有一點,專家也指出了,全世界范圍內,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在同一時間擴建6座晶圓廠,尤其還是在工人效率低、運輸成本高的美國,所以說,美拯救芯片制造業計劃大概率會落空。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