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捷報頻傳。在2025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交通運輸系學生王議與新疆學子庫都斯·肉扎洪搭檔,斬獲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金獎。這是該校今年摘得的第六枚省賽金牌,也是連云港市新能源汽車專業首個省級賽事冠軍。同時,庫都斯成為該校民族教育工程培育的第四位省級以上技能大賽金牌得主,生動詮釋了“紅匠精神育英才,民族團結共奮進”的育人實踐。
筑牢育人根基,鍛造“紅色匠心”
作為江蘇省職教改革先行校,連云港中專校以“山海紅匠”黨建品牌為引領,構建“紅心向黨、匠心報國、尚美修身、知行并進”的育人體系。創新推出“黨建+技能競賽”融合機制,成立“紅匠人才孵化站”,近三年累計斬獲國家級、省級技能賽事金牌24項,其中新疆學子奪金占比達17%,成為民族團結與職教創新的雙標桿。
庫都斯的成長故事正是這一體系的縮影。在黨員教師吳冬杰、宋慶杰領銜的“紅匠導師團”指導下,這位哈薩克族少年以“精密儀器般”的操作標準征服賽場。
實訓淬煉真功,賽場彰顯實力
“每天至少要拆裝電驅總成一次,檢測數據誤差必須控制在0.1毫米內,維修保養和故障排除2—3次。”這是庫都斯備賽期間的日常。他和隊友王議在實訓車間里,頂著高溫反復調試電機扭矩,每天進行10小時的強化訓練。歷經600余個日夜的錘煉后,這對“技術攻堅組”最終以零失誤操作征服賽場。
連云港中專校創新“車間即課堂、工具即教具”模式,構建“技能段位制”評價體系,依托校企共建平臺,近三年為新能源汽車產業輸送技能人才427名,畢業生就業率達95%。
天山連心課堂,共育“石榴籽”情誼
備賽期間,師生黨員與新疆學子結成“攻堅對子”,在黨史共學、技術共研中共同進步。正如庫都斯賽后感慨:“這塊金牌是大家一起熬夜、流汗拼出來的!團結的力量,是我們的‘核心技術’!”
近年來,連云港中專校將民族團結教育深度嵌入專業教學,建立“理論鑄魂、技能淬煉、民族團結”三維培養模式,通過“紅心向黨·匠心傳承”主題活動,引導各民族學子在技術切磋中增進認同,在協作攻堅中厚植情誼。
從連云港到伊犁河谷,四千公里的距離被技能報國的理想消弭;從實訓車間到領獎臺,八百日夜的汗水凝結成民族團結的碩果。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用實踐證明:當黨建點燃育人的引擎,技能化為成長的階梯,團結融為文化的血脈,職業教育便能真正成為“大國工匠”的搖籃。
(李小蔚 宋治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