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治理未必需要大動干戈。只要找準痛點,小干預也能四兩撥千斤。”近日,針對轄區內非機動車道被占用、人車混行隱患、通道堵塞等常見的社區治理難題,岳陽街道人民橋居民區通過一根根看似普通的立桿屢破頑疾,寫下一份精細繡花促治理的圓滿答卷。
立桿加護,打通占道“腸梗阻”
榮匯公寓、景家堰與平安小區交匯處的無名道路,曾是居民出行的“堵心路”。自實施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路分離以來,道路擁堵狀況大為改善,但其北側末端非機動車專用道的占道停車問題又日趨突出。原來,此處原設有一圍欄橫擋分離車道,卻有不少機動車車主將劃出來的非機動車道當成了天然的“停車位”,時不時占道停車,迫使來來往往的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道繞行,整條路通行效率低下,安全隱患頻發。
反復深入實地調研后,人民橋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召開“三位一體”議事會,最終決定在橫檔旁經常遭遇機動車占道的位置加設兩根小小的立桿,明確車道邊界。立桿安裝完成后,路上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混行沖突大幅減少,居民騎行安全性顯著提升。“以前騎車總提心吊膽,現在路順了,心里也踏實了!”平安小區居民吳女士點贊道。
“U”型把門 出行告別“步步驚心”
人民橋轄區的河畔雅苑小區毗鄰人民河與蔣涇河,一東一西的兩座橋梁,恰是居民進進出出的必經之路。然而,位于小區西北角的小橋因坡度較陡,長期人車混行,加之機動車隨意停放遮擋視線,時常發生非機動車與行人碰撞事故,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居民們頗有怨言。
對于居民反饋較多的混行問題,人民橋居民區黨總支積極組織協商,最終決定在橋梁入口增設一個U型立桿,緩坡處安裝警示立桿,并劃定行人優先區域,限制非機動車隨意穿行,讓居民不必擔憂突如其來的車輛威脅。U型立桿把門半年多來,小區人車混行的矛盾大為緩解。“現在家里人出出進進都更安全了。”居民周大爺樂呵呵地感慨。
設桿引流 筑牢安全“防護網”
隨著近年來老舊小區居民電動車保有量驟增,電動車進樓道、入戶停放充電成為威脅社區安全的一大常見痛點。日前,人民橋居委會工作人員在安全檢查中便發現,河畔雅苑小區一租賃公寓內有多輛電瓶車違規停放在樓道,不僅影響居民正常通行,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在多次勸阻無效的情況下,人民橋居民區黨總支決定從硬件改造入手破題。3月初,經與該單位溝通,人民橋居委會聯合物業在通道口設置“L”型立桿疏導通道,進而引導住戶將電動車推至集中充電區停放。通過立桿設置,通道被占用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記者:李爽 通訊員:王延萍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桂可欣 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李于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