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本身沒有生命,自然談不上自發性的生命燃燒,其文藝創作注定是預設主題后對前人海量資源的機械重組。
原文 :《真文藝創作者的良機》
作者 |甘肅省地礦局 劉虎
圖片 |網絡
真與偽似乎是人類永遠都討論不完的一個話題。
自然界沒有真偽這個命題
但凡人類生產或制造的東西大約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真,一類是偽。天然存在的事物沒有真偽一說。假設有兩塊天然的石頭,沒有人能說,這塊石頭是真的,那塊石頭是假的,除非把這兩塊石頭放在一個由人類建立的價值觀體系里,我們才可以說,某塊石頭是真玉石,某塊石頭不是玉石;生物界更是這樣,兩種天然存在的生物,一定都是真正的生物,但我們可以說,某種生物是有益的,某種生物是有害的。
真與偽是人類世界特有的現象,自然界沒有真偽這個命題。
人類社會由兩個世界構成: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主觀世界也是一種真實存在,它存在于我們心中,存在于我們的意識里。誰也不能反對意識、情感等這些看似抽象的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否則我們如何反對?
客觀世界雖然復雜,但真偽總歸是可以辨認的。比如兩塊石頭,是不是某種玉石,根據其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就可以知道。主觀世界的真偽則具有很強的虛飾性、隱蔽性、欺騙性,這些性質有時還有著很強的刻意性。這一點在文藝中體現得更為突出。
藝術的本質大抵不過一個真字
文藝自從誕生以來就有真假之分,乃至于千百年來無數人以此謀生。難道文藝的真與偽不是一句話就可以道破的嗎?真正的文藝是直面生活,在庸常枯燥的現實里挖掘善,發現美,探索真理,揭示丑惡,其創作目的和存在意義是在地獄里看到天使,在天堂里認出魔鬼。偽文藝是用所謂的思想、情感、胸懷、價值觀反向包裝生活,其創作目的是粉飾、諂媚、欺騙和意淫。
無論真文藝還是偽文藝,都是人類社會的現實存在,都具有價值屬性。所不同的是,偽文藝所體現的價值本質上是經濟屬性,偽文藝細胞的存在目的主要就是利益,偽文藝中所包含的價值觀、情懷、情感或思想大多是利益驅動的產物。真文藝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在促進人類體力智慧的提升和對宇宙萬物的探尋求索,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文化屬性,其價值在于燭照心靈、為社會進步提供動力。
真正的文藝作品首先是生產,其次是創造。它是對現實世界和現實生活的歸納、總結、提煉和升華,最后才會進入流通。因此真文藝的創作過程如同一個生產實體。偽文藝固然也需要生產,就像假冒偽劣商品也有生產方。但生產偽文藝的目的是通過販賣獲取利益,包括販賣思想、販賣情感、販賣情懷、販賣意識形態、販賣價值觀。對于純粹為販賣而生產的人來說,其產品中無須蘊含任何所謂的一般人類勞動。
真文藝的創作者是真正的生產者,其根本出發點和唯一目的是遵照自己內心對美的渴望,滿懷善意地生產出觸動人心的產品,生產過程中必然會投入自己的智力、想象力,投入深度思索和真摯情感,注入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弘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其產品是藝術家智慧、情感、夢想和心血的結晶,是藝術家對世界本質的思考和探索。這些思考和探索固然是建立在前人基礎之上的,但本質上是創作者的獨立行為和由此產生的獨立結果,是藝術家生命綻放的光芒。
真文藝首先是產品,和實體經濟生產的產品具有相同的真實屬性,其次才是商品。真文藝的商品屬性來自其蘊含一般人類勞動而具有的真實價值,這種價值源于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心靈需求得到滿足時必然產生的對美的創造者的敬重,由此產生的知識付費是為了進一步增強創造美的力量。
藝術的本質,歸根結底,大抵不過一個真字。
這個真是一種客觀存在。善與美是在真的基礎上的衍生品,是真的內在本質的抽象結果,或者說是藝術家的選擇。但這一選擇不僅是個體的主動,而且是自然和宇宙的刻意,符合事物向著更高等級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自然法則和宇宙定律。這種選擇由此無可辯駁地包含了對假丑惡的抵制。
偽文藝的生產猶如AI寫詩
偽文藝似乎有兩種形態。一種是以先入為主的思想情感包裝生活,一種是以情懷化的意識形態或價值觀包裝生活。不可思議的是,這二者卻最看不起彼此。一個批評對方淪為工具,一個諷刺對方賣弄情調。其實,這兩種偽文藝的形態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造假者為了謀求現時的個體利益生產的假冒偽劣,其價值始終是根據時代的變遷趨利避害隨時調整,自然也會隨著泛濫的洪水的退卻而被拋棄并換上新的包裝。
個體利益是集體利益的基礎,否則世界無從起源。但是,當個體利益試圖凌駕于一切之上,勢必產生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惡。人類歷史上諸多罄竹難書的人為災難無不脫胎于此。此時的文藝生產僅僅是一個虛擬的過程,只要按照個體利益的需要弄出可供上市流通的事物即可,這種事物是否真實存在全無意義。這種生產的唯一有效性便是它的包裝。一瓶無須去管它是從哪來弄來的液體,貼上酒的標簽就當酒去賣;貼上水的標簽就當水去賣;貼上油的標簽就當油去賣;貼上飲料的標簽就成了飲料;貼上什么樣的商標就是什么樣的品牌。更有甚者,都用不著隨便去什么地方弄一瓶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液體,僅僅弄出個概念就萬事大吉了。因此,偽文藝只是商品,不是產品。
偽文藝也會流通甚至大行其道,靠的是行業壟斷,資本操弄,愚弄受眾,浪潮退去,遍地垃圾。但偽的終歸是偽的,是不存在的,不要指望不存在的事物永恒。偽文藝的生產猶如AI寫詩。AI本身沒有生命,自然談不上自發性的生命燃燒,其文藝創作注定是預設主題后對前人海量資源的機械重組。AI寫詩引發的是偽文藝創作者的哀嚎,是真文藝創作者的良機。
死亡也無法摧毀真實的事物,恰如宇宙的終點一定是新的宇宙起點。真實的事物哪怕生前多么不被重視,遭到多重打壓,即便已經消失多年,終會像埋藏在地層深處的古生物殘片,向我們展示它永恒的生機、永不言棄和卓爾不群的品格。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它始終如活躍于我們血肉之軀中的那些潛在或顯現的基因,維系著宇宙的基本運轉和萬物的生生不息,推動世界向著更為光明的方向發展。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945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潘 顏
《社會科學報》2025年征訂
點擊下方圖片網上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