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IPO方面傳來壞消息,一家來自廈門的國企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失敗。
該公司名為廈門市政環能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廈門環能),成立于2007年4月。顧名思義,這是一家跟市政有關的公司,公司主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最早是由市財政出資成立的公司,公司的實控人是廈門國資委。廈門環能是一家標標準準的地方國企。
廈門環能經過多年發展,現在業務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廚余垃圾處置、醫療廢物處置、工業危廢處置、海上環衛、生態填埋、滲濾液處理、垃圾壓縮中轉等。
公司現有9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分別位于廈門、仙游、南平、寧化等城市,該項目總處理能力是7250噸/日。除此以外,餐廚項目處理能力是400噸/日,廚余項目處理能力是500噸/日,工業危廢處理能力為81500噸/年。
截止到2022年,公司的員工數量為1058人,較2021年的1110人減少了52人。
廈門環能在2022年12月開始進行上市輔導備案,IPO申請于2023年6月獲得上交所受理,三周之后獲得首輪問詢,然后就沒有消息了。公司等了這么久也沒能成功過會,更別說上市了。
公司此次上市擬募資10.97億元,其中,3億元用于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項目,2.67億元用于寧化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項目(一期),2.01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還有3.29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此次上市選擇的標準是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且最近三年凈利潤不低于1.5億元,最近一年的凈利潤不低于6000萬元,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低于1億元,或者營收不低于10億元。
公司2020年-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5.36億元、12.66億元、13.6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613萬元、1.48億元、1.89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637萬元、1.40億元、1.84億元。如果只看公司的業績,不管是凈利潤,還是扣非凈利潤,都是妥妥超過主板業績的上市要求的。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廈門環能業績不錯,為什么還是上市失敗了呢?
答案跟以下幾點有關,這也是很多業績不錯的企業上市失敗的主要原因:
第一、不符合主板定位。想要在主板上市,首先要符合“大盤藍籌”的要求,什么才是大盤藍籌呢?并不是企業賺錢多就是大盤藍籌,而是要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這個市場占有率一定是全國性的,而不是區域性的。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廈門市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1.96%、88.10%和88.97%,主要影響力集中在廈門市而已。如果把公司放在全國,市占率就會非常低,甚至不值一提,那也就不符合上市要求了。這是很多地方賺錢企業沒有辦法在主板上市的關鍵原因。
第二、募資合理性存疑。截至2023年末,公司賬上擁有2.61億元現金,經營活動現金流還超過了3億元,但是公司還要額外募資3.29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這是不是有點不合理呢?更重要的是,公司準備投資3億建設的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項目已經在2023年底投產,公司融資的必要性就更加不足了。
第三、沒有技術壁壘。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僅為1.2%(2023年),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則在2%以上,而且公司的核心項目設備絕大多數是從外部采購的,沒有任何技術壁壘。換句話說,只要你有錢去買這些設備,并且能夠拿到相應的資質,你也可以成立一家類似的公司。
百戰歸來再讀書,讀書悟道再百戰!
不知道您是否認同下面這六句話的觀點:
創業最大的風險,就是選擇的風險;
創業最大的失誤,就是決策的失誤;
創業最大的陷阱,就是能力的陷阱;
創業最大的機會,就是認知的機會;
創業最大的收獲,就是成長的收獲;
創業最大的成功,就是悟道的成功。
如果認同的話,我強烈建議您加入胡華成讀書會,因為讀書會可以幫您在選擇上、失誤上、決策上、能力上、認知上、成長上、悟道上給予最大的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