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的關稅。
特朗普表示,幾十年來,其他國家一直對美國征收關稅,現在輪到美國開始對其他國家征收關稅了。除此外,政府認為此舉將促進美國經濟,使制造業回歸美國。
美國白宮高級官員表示,基準關稅稅率將于當地時間4月5日0:01生效,對等關稅將于4月9日0:01生效。
特朗普針對歐盟的“對等關稅”為20%,也就是說,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葡萄酒在進入美國時,將被多征收20%的關稅。
該關稅一經公布,就在法國酒行業中引發了軒然大波。法國葡萄酒與烈酒出口商聯合會主席Gabriel Picard將20%的關稅描述為“巨大”。他表示,這將對法國酒水行業的美國業務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同時對美國消費者也將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有當地行業人士預測稱,加收20%的關稅將直接影響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在美國的銷售額降低20%。
美國是法國葡萄酒和烈酒的最大市場,2024年該國針對美國的出貨量增長了5%,達到38億歐元。除了法國外,美國同樣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酒巨大的市場。
關稅不僅僅是對歐盟的酒莊們,對美國的葡萄酒業者同樣將帶來深遠的影響。因為外國的酒莊并不直接對出口到美國的葡萄酒支付關稅,支付這一賬單的是雇傭美國員工的美國進口商。
美國當地媒體舉例稱,如果500萬美元的葡萄酒到達美國港口,美國的進口商將要繳納20%的關稅,這意味著立即支付100萬美元的現金。
“如果進口商能夠支付這筆款項,那么,從理論上講,再通過提高價格來收回這筆錢。但最終,誰來付錢?那當然是美國的消費者。”這家媒體闡述。
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葡萄酒進口商評論說:“葡萄酒和烈酒不是像鋼鐵或鋁那樣的商品,各個產區有著強烈的差異因而很難被替代。這就是為什么找不到美國制造的夏布利、里奧哈或者巴羅洛葡萄酒,所以20%的關稅增加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
另有一些美國葡萄酒進口商也認為,雖然從理論上講,關稅可能使美國酒莊受益,但葡萄酒的原產地屬性卻讓這個行業的參與者尷尬。
例如,如果一家擁有100%意大利葡萄酒單的意大利餐廳的老板,或者專注于歐洲某葡萄酒產區的專業葡萄酒零售商,用加州赤霞珠來取而代之定然不是首選的,喝香檳的人不太可能只轉向美國國內的起泡酒,就像當你在尋找西裝時,你不會買牛仔褲。
可以看出,由于歐洲葡萄酒與美國市場之間的相互依存,20%的關稅對于歐洲的酒莊與美國的歐洲葡萄酒銷售商來說將成為一個非常負面的影響。但現在可能還不是最壞的時刻。
早在3月14日,特朗普曾威脅要對來自法國和其他歐盟國家的葡萄酒、香檳及其他酒精產品征收200%的關稅,以報復歐盟對美國生產的威士忌征收關稅。
如果這項關稅最終實施的話,歐盟的葡萄酒基本可以被理解為從美國市場“出局”,這對美國葡萄酒行業的生態也必將是一次系統性的打擊——歐洲酒莊可能與美國消費者被迫、徹底地分手。
新世界的一些產酒國或許能從中漁翁得利,因為在特朗普制定的對等關稅中,澳大利亞只被收取了10%的基準關稅,同樣,智利與新西蘭也僅需面對10%的關稅。這些國家的葡萄酒在進入美國時沒有歐盟葡萄酒那樣大的“壓力”。
而同為新世界的南非葡萄酒的境遇,卻比歐洲還要悲慘,被征收了30%的關稅。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全新的關稅政策執行,擺在那些利潤率較低、以量取勝的葡萄酒面前的路不是很多,要么降低供貨價、要么提高零售價,或者直接退場。
一些在消費者心目中知名度或者美譽度不高的葡萄酒,可能被關稅相對低的產品所替代。對于像波爾多、勃艮第的名莊,盡管忠實的粉絲依舊會買單,但相信買單的人數會減少。
美國本地的葡萄酒也許會受益?但能收獲多少好處,現在還很難下結論。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REUTERS
LOOKVIN ARTICAL
往期內容回顧
春季的小長假接二連三...
直采、短鏈、裸價...
突發!ASC正式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