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深圳地鐵8號線三期溪涌車輛基地主體工程全面封頂。 通訊員供圖
4月6日,隨著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澆筑完成,深圳地鐵8號線三期溪涌車輛基地主體工程全面封頂,溪涌車輛基地將全面轉入機電安裝、裝修階段,項目朝著建成通車的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大鵬新區第一條地鐵線
深圳地鐵8號線三期是大鵬新區的第一條地鐵線,是深圳市重大項目、廣東省重點建設工程,線路起自建8號線二期小梅沙站,終至溪涌站,正線全長約3.69公里。
待項目完全建成后,將形成貫通深圳市南山、福田、羅湖、鹽田、大鵬新區的軌道交通骨干線路,有效服務鹽田和大鵬新區的主要通勤客流,優化東部濱海地區交通結構、緩解旅游出行交通壓力。
運用航測無人機等技術模擬場地規劃
其中,深圳地鐵8號線三期溪涌車輛基地項目位于大鵬新區葵涌街道西涌社區。項目總占地21.78萬平方米,場區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向西采用檢修庫與運用庫橫列錯層布置形式,北側設置試車線,包含上蓋物業平臺及蓋內外15個單體建筑,功能定位為地鐵2、8號線全線貫通運營大架修基地,是本線路最關鍵、最核心的工程。
進場初期,面對場區規模大、工期緊,施工手續繁多,地質條件復雜、生態環保要求高、危大工程多、專業接口復雜等多重挑戰,項目團隊實現全線第一家完成“涉河、涉綠、臨時用地”等手續的審批落地。針對場地狹長、緊湊、錯層布置等難點,技術人員通過航測無人機、BIM技術模擬場地規劃,優化場內交通路線,實現多工序穿插作業,最大限度提高作業效率。
立柱“裸裝”實現內實外美
同時,深圳地鐵8號線三期溪涌車輛基地項目廣泛應用電子消防模擬體驗、塔吊防碰撞監控等智能化應用,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緊盯高支模、深基坑、起重吊裝、高邊坡、礦山法、TBM施工等重點區域、關鍵部位。同時,積極引用鋁塑鋼膜、清水混凝土、水循環壓濾設備、增程式旋挖、珍珠棉鋼筋套管、裝配式管溝、裝配式小立柱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以技術創新保障效率、效益雙增長。其中,清水鏡面混凝土技術打造出了立柱“裸裝”效果,實現結構內實外美,15個單體建筑一次性驗收合格率100%。
溪涌車輛基地從設計到建設全面融入“生態保護,景觀提升,留住鄉愁”的建設思路,以高標準對建設用地范圍及周邊環境進行保護。項目為場區內3棵百年古樹量身定制原地保護方案,預留15米生長空間,設置獨立圍擋及監測系統,確保施工零損傷,實現“工程建設與古樹共生”。
采寫:南都記者 張艷麗 通訊員 周政 段旺龍 董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