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華商科教集團旗下三所院校廣州華商學院、大灣區商學院、廣州華商職業學院聯合舉辦的大型系列公益講座“AI+新機遇?華商十講”之第七講“AI+合規——應用、版權與風險控制”在廣州華商學院圖書館報告廳成功舉行。粵港澳三地近1100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活動,共同探討AI技術與知識產權的交互關系及合規管理。
香港力杰專業服務有限公司榮譽顧問及專業培訓總監賴錦權博士擔任本次講座的主講人。中匯集團投融資與投資者關系部總監兼大灣區商學院代表印國庭、大灣區商學院代表許榮轅、廣州華商學院副校長焦方太、管理學院院長史傳林、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王文忠及師生代表們出席現場活動。
(現場合照)
廣州華商學院焦方太副校長在致辭中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AI生成內容、算法決策、數據應用等,這些創新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法律、倫理與知識產權的全新挑戰;華商科教集團始終致力于推動科技創新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希望通過此次講座幫助師生更好地理解AI合規的重要性,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他鼓勵同學們通過多維度學習,成為“懂技術、守規則、有擔當”的復合型人才,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焦方太副校長致辭)
講座開始前,我校舉行了客座教授聘任儀式,管理學院史傳林院長為賴錦權博士頒發客座教授聘書。
(頒發聘書)
賴錦權博士以AI與知識產權的交互關系為切入點,詳實地闡述了AI技術在應用場景中可能帶來的知識產權方面的新挑戰。他通過豐富的案例,如“北京菲林律師事務所訴百度公司”和“湯森路透”訴“羅斯智能”(Thomson Reuters vs. Ross Intelligent)等案例,分析了AI生成內容的知識產權歸屬問題,并探討了“工具論”“無主論”和“新型權利”三種觀點。此外,賴博士還重點講解了AI合規風險控制的關鍵策略,包括數據隱私保護、算法公平性及行業特定監管要求,為聽眾提供了實用的法律與倫理指導。
(賴錦權博士)
(講座現場)
在隨后的教師與嘉賓面對面沙龍中,賴錦權博士與教師們圍繞AI在教學中的合規應用展開深入交流。他分享了AI技術在課程設計、學術研究中的潛在風險及應對措施,并強調了教育工作者在AI時代需具備的法律意識和倫理素養。參與沙龍的教師紛紛表示,賴博士的見解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參考,激發了他們對AI合規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嘉賓與教師合照)
本次活動得到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香港中華職教育社、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職業發展促進會、川渝(香港)青年職業發展促進會等高校、機構、社會團體的協助與支持。
2022年華商科教集團首次推出了“大灣區科創新機遇·華商十講”大型公益系列講座。在疫情期間,給大灣區師生送去了精神食糧,激發了灣區學子建設祖國、建設灣區的熱情。第一期“華商十講”吸引了線上線下5.01萬人次聽眾,“華商十講”話題的網絡瀏覽閱讀量高達47.7萬次。“華商十講”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華商科教集團為灣區建設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有效提升了華商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第二期“華商十講”——“AI+新機遇·華商十講”的啟動儀式暨第一講于2024年6月11日成功舉辦,截至目前,已連續舉辦了七講,線上線下合計近1.47萬人次參加。
(圖文/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 責任編輯/劉育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