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煤改電”工程,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防治大氣污染,同時有利于提升百姓生活質量,既是一項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生態工程,又是一項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密云法院立足審判職能,聯動多方力量,成功化解104戶村民爭議近十年的“煤改電”取暖設備買賣合同糾紛,為“煤改電”工程的順利推進和百姓合法權益的維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15年,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密云區“煤改電”項目空調設備的中標單位。同年11月,村民靳某從該公司購買一臺空氣源熱泵采暖設備。按照當時的補貼政策,對安裝高效節能電取暖設備的住戶,市區兩級財政給予最高不超過2萬元的補貼,剩余的設備價款由個人負擔。根據設備售價,靳某向該公司繳納了9000元。2017年11月,政策補貼上限增加至2.4萬元,且該政策對已購買空氣源熱泵的“煤改電”用戶同樣生效。按照規定,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應當將個人多交的4000元退還給村民,但靳某一直未收到該筆設備款。經多次交涉未果后,靳某訴至法院,要求該公司返還。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在第一時間約見當事人、走訪村委會了解情況。經了解,靳某情況并非個例,該村尚有103戶村民面臨同樣的情況,均在觀望該案的審理情況。因相關爭議已近十年,部分村民情緒較為激烈,要求盡快拿到退款。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稱,因合同簽訂時間久遠,部分村民存在票據記錄與身份信息不一致、原購買人去世需要確定繼承人等情況,企業審核能力有限,難以對村民是否系補貼對象進行一一核對,導致補貼款遲遲無法發放。且補貼款尚未按照稅點進行扣除,即使要退還,也應先進行扣稅。
為了推動該案快速、妥善化解,主管副院長與承辦法官積極組織鎮政府和村委會開展座談,多次前往區農業農村局和鎮農業農村辦公室,查閱密云區“煤改電”項目政策規定和補貼名單,了解補貼款的發放流程和發放進展,為調解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重要基礎。
隨后,承辦法官向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充分的釋法說理。法官指出,村民購買空氣源熱泵設備后,雙方已形成買賣合同關系,合同約定村民只需負擔補貼后的剩余價款,在政策發生變化,公司獲得的財政補貼增加4000元而設備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公司應將個人多支付部分退還。因雙方訂立合同時并未約定扣稅情況,且按照日常交易習慣,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中通常已經包含了稅款,無需再另行支付。經過反復多輪溝通,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最終同意按照補貼增加部分退還靳某設備款。
為提高調解效率、幫助剩余村民早日拿到設備款,承辦法官依托普法驛站和“說法評理”平臺,聯合屬地司法所、鎮平安辦、人民調解員等多方力量,組織該公司與104戶村民開展面對面溝通。在兩天時間內,密云法院促成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簽署調解協議,并迅速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隨后,承辦法官積極協調執行部門,將全部案款劃入村民賬戶。至此,該起爭議近十年、涉及104戶村民的群體性糾紛得以妥善化解。
本案系人民法院在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領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清潔取暖列為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各級黨委政府對“煤改電”“煤改氣”項目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面對這起爭議時間長、涉案主體多的“煤改電”群體性糾紛,密云法院充分整合各方社會治理力量,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徹底化解,不僅展現了人民法院“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智慧,也彰顯了人民法院以司法之力守護藍天白云、助推環境質量提升、促進轄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
以上內容來自密云法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頭條
密云資訊
1
2
3
密云動手了!查扣10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