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春早,花開向陽。來自貴州的安先生在正月過后重新踏上了廣東惠來的土地,回到他工作多年的岐石鎮某工廠,剛到廠里他就拉著老板說要來給司法所送錦旗以表達他的感激之情。原來,2024年7月份的一天,安先生在廠里打工時受傷,傷及腰部,工廠老板吳先生及時帶其就醫并在其出院后接到廠里陪護一個月。安先生認為工廠老板僅幫助他治療而遲遲沒有提及賠償事項是不愿意給他賠償,因此來到了岐石鎮尋求幫助,面對情緒激動的安先生,該鎮迅速啟動與司法所的調解聯動機制,司法所迅速介入,在了解安先生的基本情況后聯系上工廠老板吳先生,將兩人一同請到了司法所。
在激烈的言辭交鋒中,岐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黃芷華迅速辨明安先生的主要訴求就是想索要工傷賠償,同時在交談中發現兩個當事人關系良好且已經合作多年,安先生也認可吳先生在其受傷后對其陪護非常到位,只是雙方缺乏溝通以致產生誤會。人民調解員黃芷華本著勸和的原則設身處地地站在雙方的角度分析矛盾產生的根源,對安先生曉之以情,重申其與雇主多年的合作情誼,并明確其依法可以主張的賠償;對吳先生則加強《民法典》《工傷保險條例》宣傳,明確用人單位責任。岐石鎮義務調解員陳錦業則從中促和,看出雙方雖有分歧,但不存在關系交惡,表示事情圓滿處理后安先生可以回到廠里繼續工作。雙方均認可調解員的說法,愿意各退一步,吳先生按照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工廠老板吳先生當場表示如果安先生身體恢復后還愿意來廠里工作,他隨時歡迎,同時他也感謝岐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在本地落戶的企業維護合法權益做出的貢獻。
2024年以來,岐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深入貫徹落實“1+6+N”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岐石鎮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人民調解和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創新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積極凝聚“N”力量,發揮退休老教師、律師、法律明白人等多元主體協同調解的優勢,通過鎮村聯動、黨群團結,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本地、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切實做到案結、事了、人和,為轄區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奉獻人民調解力量。
via: 惠來司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