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健身健美圈人士有時會借助藥物增加健身成效、提升運動表現。然而,濫用類固醇類藥物會對人體有害,如今用藥后后悔的人有不少。據悉,有人被查出肝功能嚴重受損,生殖系統受到嚴重影響,變成了“藥罐子”。
健身健美圈人士都希望自己擁有健壯的肌肉。健身房也被譽為“肌肉工廠”。當一些人通過健身房健身無法再增加肌肉和力量時,就不免陷入困擾。于是社交平臺上不少博主發文宣傳,將類固醇類藥物美化為“健身科技”,一些賣家網售這類藥物進入需求者視野。
從體驗者反饋來看,通過肌肉注射這類藥物后,最初產生了明顯效果,例如肌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這自然會刺激體驗者繼續用藥。然而,幾個月后,體驗者的皮膚、生殖系統、情緒等都變得越來越差,體檢發現肝功能嚴重受損,最后不等不通過藥物治療。
這種“增肌神藥”變成“坑人藥物”,顯然與體驗者缺乏科學知識、濫用藥物有關。按說,每個健身健美愛好人士都應該通過科學健身,當肌肉與力量到達個體極限時,就該適可而止。但一些人還奢望身上有更多肌肉,這種不切實際的欲望讓不良商家看到機會。
所以,健身健美愛好人群亟待補上“科學健身課”,只有對人體科學、運動科學進行系統了解,才不會因為濫用藥物增加肌肉而患病變成“藥罐子”。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增肌神藥”的體驗者,如果不是博主誤導性宣傳和商家濫售這種藥物,這種藥物不會坑人。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商家濫售,就沒有健身健美愛好者濫用。在市場經濟中,任何“神器”“神藥”的出現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商家先研究制造出來引導消費,另一個是,看到消費者有需求,商家根據需求量身定制。說來說去,商家在消費中扮演中主導角色。
類固醇類藥物早就存在,不是什么新產品。之所以變成“增肌神藥”,就是部分博主和商家配合宣傳銷售的結果,可以說是商家一手“導演”的——以博主名義宣傳、推薦,并在電商平臺賣藥。業內人士透露,這種增肌藥物推薦帖的發帖人實際上是“藥販子”。
進而言之,相關商家至少存在兩宗“罪”,一個是誤導性宣傳,將類固醇類藥物包裝為“健身猛藥”“增肌神藥”,誘騙健身健美愛好人士來購買。一個是違規銷售藥物。根據相關規定,類固醇類藥物中的蛋白同化制劑,按處方藥管制,但在網上可輕易買到該藥。
治理“增肌神藥”濫用的辦法是,既要遏制網上誤導性宣傳,更要斬斷違規產銷鏈。只有對“增肌神藥”濫售進行有效遏制,才能防止被濫用。防止濫用,需要對健身健美愛好人群普及科學健身知識;防止濫宣、濫售,則需要相關平臺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職盡責。
無論是社交平臺還是電商平臺,都應該按照《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規定,針對那些將類固醇類藥物美化為“健身科技”的網文、視頻加強審核、巡查,避免不良商家誤導健身健美人士。針對電商平臺違規銷售處方藥,要按照《藥品管理法》予以處罰。
需要強調的是,健身健美只能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所謂的“科技健身”、“藥物強身”都可能存在風險。據說,競技健美運動員群體中由類固醇濫用造成早亡的現象比較普遍,這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生命比健美更重要。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