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多的譜系小女孩小A,正把積木擺成心儀的圖形,全程一個人玩得很開心。
幾分鐘的時間,媽媽在旁邊拍視頻,她好像根本沒有注意到一樣。
媽媽覺得她的玩法很刻板,不知怎么加入的同時,也擔心——
孩子雖然對玩具產生了興趣,但是對人沒有興趣,很難往社交層面去發展。
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時候,能做些什么?
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會發現能做的事很多。
首先,我們識別到孩子正在把黃色的積木排列得更長。
我們可以——
加入她的活動,把她手中的積木變得更長; 或者一邊把積木遞給她,一邊“旁白”積木的顏色、形狀、或直接說“給”,支持她把手中的這一排積木接得更長;
接著,她開始推動那一排積木。
我們可以——
把她的這一行為當作在開小火車,加上“嘟嘟嘟”的配音。說不定她就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到我們了。
后來,孩子想給玩偶穿衣服,每次就差一點,就能穿上了。
我們可以——
幫助她穿上,并旁白“穿衣服“。
加入、增加樂趣、支持......雖然只有1分鐘,但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看到她在做什么時,會發現很多支持她的方式。
以上做法是“跟隨識別回應”,是對于這樣還沒有假想能力,處在“主動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操作之一。
跟隨什么?
把注意力放在小朋友身上,關注她所關注的東西。
識別什么?
小朋友的偏好、情感、認知。
回應什么?
可以做支持,可以旁白。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
一、讓她知道在她的世界里,不止是只有她和玩具,還有“第三者”的我們,是來幫忙,給她支持的。讓她更有可能在未來遇到困難的時候尋求別人的幫助。
二、凝聚她的動機。此時如果她有越來越多高動機的活動,就能以此為支點自然地幫她和人建立關聯。
所以,迷失方向不知道怎么干預的時候,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吧。
每周三中午,我們都會提前從會員家長群里搜集視頻和問題,由一名暖星機構或入戶老師點評。目前辦了51期,分析過約150位家長的視頻了。
以上點評,來自于第3期暖星午餐會,當期值班老師是暖星督導李如。
下周五晚8:30,李如也會和老秦一起直播,點評暖星機構里發生的真實個案,對暖星老師的操作進行拆解,給有相似問題的家長以啟發。
錯過上一場的家長,點擊預約下一場吧
“暖星之家”機構服務,掃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