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執行顯成效
群眾舉報促執行
近日,城中區人民法院執行局通過懸賞執行措施成功促使一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圓滿執結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有效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彰顯了司法權威。
本案系李某與馬某某因民間借貸糾紛引發的執行案件,涉案金額25790元。2023年5月,李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被執行人去向不明,經傳統查控后,被執行人名下僅登記有車輛信息,無銀行存款等其他可供執行財產,但因車輛未實際控制,無法啟動評估、拍賣程序,案件陷入僵局。因傳統查控措施效果有限,且申請人亦無法提供被執行人去向,為破解執行難題,考慮到屬地群眾對其行蹤有一定知曉可能性,法院建議申請執行人采取懸賞執行方式查找被執行人去向及財產線索,經申請執行人同意,于2024年10月30日向社會發布懸賞公告,鼓勵群眾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或下落信息。
懸賞公告發布后,法院于2025年3月25日接到群眾舉報,掌握了被執行人的具體行蹤。執行干警迅速行動,成功在一處車輛修理廠找到被執行人,經過釋法明理及警示教育,被執行人認識到逃避執行的嚴重后果,最終迫于壓力主動將案款25790元全部履行完畢,案件得以順利執結。
破解執行難,貴在創新,重在實效。本案印證了“法院主導+社會參與”執行模式的可行性,懸賞機制既降低了司法成本,又拓寬了線索來源渠道,為破解“人難找”問題提供了新路徑。通過懸賞執行機制,凝聚社會合力,擊破被執行人規避執行的僥幸心理,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為類案辦理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樣本。
下一步,城中區人民法院將矢志不渝堅守法治初心,精準把握“維護勝訴權益”與“促進社會和諧”的契合點,進一步完善懸賞執行、聯動查控等機制,筑牢權益兌現“防線”,在攻克執行難題上勇毅沖鋒,在誠信社會構建中主動作為,以更高效的執行回應群眾期盼,以更有力的舉措彰顯司法擔當,努力開創執行工作新局面,讓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來源:城中法院
編輯:苗 艷
審核:馮 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