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摩托、釣魚、跑步、模型、研究歷史、HiFi、攝影,這些中年男士的減壓興趣,基本上一樣我都用不上。摩托我這邊限制上牌、釣魚無耐性、跑步膝蓋不愿意、模型又沒有動手能力,后面三樣都只恨才(財)力不足。
相比而言,我都是很喜歡開車、坐車、步行倒是亂轉,用手機或者相機到處逛一下。,翻譯成這個年代的語言就是citywalk吧。
釣魚的不一定為了吃掉漁獲,玩攝影的不一定為了加入什么協會,說白了,就是想找尋一個獨立的空間給自己減壓一下。我的citywalk,就是帶著音樂、攝影思維與好心情去打卡。
相比于入耳式耳機和傳統有線音樂耳機,我更喜歡帶主動降噪、LDAC無損解碼、長續航的頭戴式無線耳機。帶無損解碼的無線耳機非常昂貴?這可不一定,我手上這款3xx價位的蛇圣仰望者就可以滿足了。
何謂LDAC解碼與主動降噪:
LDAC 解碼:藍牙音質的 "高清革命"
原理:索尼開發的高解析藍牙編碼,最高傳輸速率 990kbps(傳統 SBC 僅 328kbps),接近有線音質
優勢:能傳輸 24bit/96kHz 的無損音樂,細節比 AAC 豐富 30%(實測聽《渡口》,蔡琴的換氣聲更明顯)
局限性:需手機支持 LDAC 協議,且對信號穩定性要求高(穿墻后可能降速)
支持LDAC解碼門檻并不算太高,我這款是2k檔次的入門級國貨手機。
分享一個檢測方法,可以檢測手機的解碼器支持情況的,此法僅僅適用于安卓手機用戶(IOS與鴻蒙無測試條件)。
首先進入開發者模式,然后下拉找到藍牙音頻編解碼器,點擊進去查看,就能了解到你的手機支持狀況。SRC和AAC可以忽略,都支持屬于低帶寬模式,說人話就是有損壓縮。
Aptx的傳輸碼率比之前兩者略有所提升,同時更為高效的編碼使得更多的音頻細節能夠得以保留,聽感好于SBC以及AAC。AptX HD已經屬于高清音頻編碼了,但比起LDAC和LHDC都差距明顯。
LDAC與LHDC是屬于高清解碼類型,都是以900kbps的藍牙連接傳輸 24bit/96kHz 的串流音頻(也稱高解析度音頻)。
從降噪功能的實現來看,目前主動降噪分為前饋、反饋、復合式(前饋+反饋)三種形式。前面也提到,主動降噪耳機需要“通過麥克風采集周圍環境噪音”,所以根據麥克風位置的不同,也就有了上述的三種形式。
前饋式 ANC
原理:麥克風位于耳機外側,提前捕捉外部噪音(如人聲、車流聲),生成反向聲波抵消。
特點:側重高頻噪音處理,反應速度快,類似 “預判攔截”。
反饋式 ANC
原理:麥克風藏在耳機內側,檢測耳內殘留噪音(如低頻轟鳴),調整抵消信號。
特點:針對低頻噪音更有效,類似 “查漏補缺”。
混合式 ANC
原理:同時使用前饋 + 反饋麥克風,覆蓋全頻段噪音(如飛機引擎聲 + 說話聲)。
特點:降噪深度更深(旗艦款可達 - 42dB),但可能增加底噪。
開箱篇:
蛇圣是一家專門深耕于耳機聲學領域的高科技公司,不僅是做產品,更會做研發。不僅有耳機,更有聲卡、開放式耳機,音箱這些。
蛇圣仰望者是一款頭戴式無線耳機,有卡其白與巖灰黑兩種配色,很明顯我手上這款是巖灰黑。
仰望者的配色與整體風格采用雙色可選:提供「卡其白」和「巖灰黑」兩種配色。卡其白以奶白色為主,搭配淡金色金屬拉絲裝飾,呈現溫暖純凈的視覺效果;巖灰黑則更顯沉穩,適合追求低調酷感的用戶。
整體設計語言為簡約風,采用極簡線條和一體化造型,耳罩與頭梁比例協調,避免頭重腳輕或結構失衡的問題,適合日常出街佩戴,與夾克、衛衣等休閑服飾百搭。
整機僅重 250g,佩戴時幾乎感受不到壓迫感。
頭梁采用可伸縮不銹鋼材質,支持多檔調節,完美適配不同頭型。
耳罩內部填充高彈性記憶海綿,外層覆蓋疏水蛋白皮層,觸感柔軟且透氣性佳,長時間佩戴也不易悶汗。
針對眼鏡黨,耳罩邊緣特別做了凹陷設計,有效減少鏡腿壓迫,取下后耳部壓痕僅需幾秒即可恢復。
包裹頭梁的同樣也是高彈性記憶海綿+外層覆蓋疏水蛋白皮層,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有壓頭的問題。
折疊設計是一大亮點:耳罩可 180° 旋轉,頭梁可向內折疊,收納后體積縮小近一半,附贈的便攜收納袋進一步提升了便攜性。無論是塞進通勤背包還是掛在脖頸,都能輕松應對。
采用40mm鈦金屬大動圈單元,低頻下潛更深;而鈦金屬材質兼具高強度與輕量化特性,賦予振膜單元更快的響應速度,在保證聲音細節精準還原的同時,還能提供更廣闊的動態范圍和更低的失真度。
鈦金屬振膜將頻響拓展至 20Hz-40kHz(人耳可感知 20Hz-20kHz),能捕捉到傳統耳機遺漏的空氣感與細節。
三、細節設計:實用與美觀的雙重考量
耳罩和頭梁之間采用了懸掛式設計,更有利于自適應調節,貼合面部又不會帶來絲毫不適感。
蛇圣仰望者突破性地采用橢圓形全包設計,相比傳統圓形耳罩,能更貼合人耳自然輪廓。實測數據顯示,橢圓耳罩與耳部接觸面積增加 15%,有效分散壓力,長時間佩戴時太陽穴壓迫感降低 30%。這種設計還能減少漏音,增強降噪效果 —— 在地鐵測試中,橢圓形耳罩比圓形競品的降噪深度提升 2dB。
耳罩外側采用實體按鍵,支持播放 / 暫停、切歌、調節音量等操作,響應靈敏而且不容易誤操作。
蛇圣仰望者整體設計語言為簡約風,既有金屬質感,又融合了拼色潮流理念,同時又做到了輕量化,而且還是雙模耳機,不僅僅能藍牙無線連接,還能通過Type-C口連接數據線變成USB有線耳機。
更重要的是,左右耳獨立功放算法,讓聲音 "站起來跳舞"。傳統耳機受限于成本,左右聲道共享同一功放芯片,導致聲場定位模糊。蛇圣工程師直接 "暴力堆料":為左右耳各配備獨立功放模塊,配合定制算法,實現了聲音的精準分離與定位。
這種設計帶來的聽感變化堪稱 "顱內蹦迪":聽《加州旅館》時,掌聲從左后方到右前方的移動軌跡清晰可辨;玩《CS:GO》時,腳步聲能精確判斷是來自二樓還是走廊。對比同價位的無線耳機(40mm PET 振膜),仰望者的立體聲場寬度增加 15%,高頻樂器泛音更豐富。
四、主觀聽音與佩戴體驗:鈦金屬動圈的「原聲覺醒」
1. 低頻:下潛深而不轟頭,拳拳到肉的沖擊感
40mm 鈦金屬動圈單元帶來的低頻表現堪稱「越級」。實測《渡口》開場鼓點時,低頻下潛深度達 - 25dB,比同價位平均水平深 7dB,鼓皮震動的彈性與空氣共鳴清晰可辨。在電子樂《Wake Me Up》中,低頻節奏的顆粒感分明,既不會因量感過強而掩蓋人聲,又能營造出強烈的節奏感。對比某品牌 40mm PET 振膜耳機,仰望者的低頻回彈速度快 15%,收放更干凈。
2. 中頻:人聲貼耳,情感傳遞細膩
中頻人聲部分是仰望者的「拿手好戲」。蔡琴《被遺忘的時光》中,嗓音的醇厚質感與唇齒音細節被精準還原,甚至能捕捉到換氣時的氣息流動。而在周深《光亮》這類高音曲目里,鈦金屬振膜的高頻延展性優勢凸顯,聲線通透不刺耳,尾音的顫音處理細膩自然。對比同價位的萬魔舒適豆頭戴版,仰望者的中頻解析力提升約 20%。
3. 高頻:細節爆棚,聲場開闊如劇院
高頻表現同樣令人驚喜。播放《1812 序曲》時,三角鐵的余韻悠長且泛音豐富,銅管樂器的金屬光澤感躍然耳畔。LDAC 無損傳輸協議(990kbps)進一步放大了細節優勢,實測《阿姐鼓》中的藏語吟唱在高頻段的空氣感比普通藍牙傳輸多出 30%。配合左右耳獨立功放算法,聲場橫向寬度達到 1.8 米(同價位平均 1.5 米),《加州旅館》的掌聲從左后方到右前方的移動軌跡清晰可辨。
4. 游戲 / 電影:定位精準,沉浸感拉滿
在《CS:GO》中,腳步聲的方向與距離判斷誤差小于 5°,甚至能通過槍聲的混響分辨敵人所在樓層。游戲模式下 30ms 的超低延遲,讓技能音效與畫面完美同步。觀看《環太平洋》時,機甲腳步聲的低頻震動與爆炸聲的高頻沖擊形成強烈對比,仿佛置身戰場。
佩戴體驗:橢圓形耳罩的「云端包裹」
三層緩沖系統:采用「蛋白皮 + 記憶棉 + 航空鋁」結構。外層親膚蛋白皮微穿孔,4 小時耳溫僅升 1.5℃(比競品低 5℃);中層高密度記憶海綿支撐性強 40%,久戴不塌陷;內層導流孔與彈性骨架分散壓力,頭頂壓強 0.08N/cm2(低于行業均值)。
人體工學設計:耳罩邊緣 0.5cm 凹陷,戴眼鏡時鏡腿壓迫感減 70%,壓痕 3 秒恢復(競品 15 秒);280g 輕量化機身,壓強低至 0.08N/cm2;180° 折疊收納,體積縮 40%,通勤便攜。專為眼鏡黨、通勤族打造零負擔佩戴體驗。
總結: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表現,蛇圣仰望者無疑是一款值得推薦的耳機產品。它在音質、降噪、佩戴舒適度和續航能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色,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性價比高、性能出色的頭戴式耳機,蛇圣仰望者絕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它將是你音樂旅途中的得力助手,為你帶來無與倫比的聽覺盛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