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警方近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達3000萬元的特大制售假冒名牌洋酒案。涉案嫌疑人在城郊爛尾別墅內設立完整生產線,將低價基酒灌裝成“馬爹利”“軒尼詩”“人頭馬”等高端洋酒品牌,通過電商平臺以官網正品4-5折的價格銷售牟取暴利。
01
網店低價銷售“三大洋”牽出3000萬元假酒大案
今年2月,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在某線上平臺上,有兩家網絡店鋪以官網價格4-5折的異常低價銷售多款品牌洋酒,其中不乏市面上較高價格的洋酒,包括俗稱“三大洋”的“馬爹利”“軒尼詩”“人頭馬”。
警方在聯系其洋酒品牌權利人鑒定之后,確定涉案商品均為假冒注冊商標產品,隨即成立專案組展開深入調查,以王某為首的犯罪團伙被鎖定。
據案件顯示,王某在上海郊外租用多套別墅作為制假窩點,而這些別墅多為爛尾樓。在爛尾樓內,囊括了灌裝、封口、貼標、包裝整個假酒工序。同時,王某還將銷售假酒的網店注冊在華東地區某市,將這些假洋酒在網上低價銷售。
在摸清線索、一一排查后,3月20日,警方在兩地同時開展行動,一舉抓獲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據統計,共查獲假冒商標標識5000余枚,空瓶4000余個,用于制假的酒液5000余升,查獲假冒品牌洋酒2000余瓶,涉案金額達3000余萬元。
02
劣質基酒灌裝,
一瓶成本不到50元,利潤高達10倍以上
據案件調查,該犯罪團伙使用每桶5升、售價僅80至90元的低價酒作為基酒原料。其制假流程顯示:接到訂單后,團伙成員會先用基酒沖洗回收的空瓶,再進行灌裝;隨后使用針管精確調整液面高度,扣上假冒瓶塞后用封口器封裝,最后塞入指定的包裝盒內。
這樣,一瓶以次充好的假洋酒就完成了生產,一桶5升裝的低價酒最多可以灌裝出7瓶這樣的假洋酒,結合回收的玻璃瓶及假冒標簽、瓶塞,一瓶的成本不到50元。而到了王某的網店內,這樣一支酒的售價翻了多倍。
據案件圖片可知,該犯罪團伙的造假產品主要涉及軒尼詩的VSOP、XO,馬爹利的名仕,人頭馬club等系列。
由各品牌的線上官方零售價可知,700ml軒尼詩XO售價1858元,700ml的軒尼詩VSOP售價為608元;700ml的馬爹利名仕售價600元;700ml人頭馬club售價660元。
在烈酒商業所報道的系列案件中,一般假冒洋酒的價格會比行貨價格便宜20%-50%,來保證有吸引力又不易被質疑。以700ml軒尼詩XO為例,其普遍零售價(非官網價格)在1500元左右,通過上述比例推算,其對應的假酒售價在750-1200元。王某網店以官網正品4-5折的價格銷售,也在該區間范圍。由此可知,其以低價低酒灌裝,一瓶成本不到50元,該犯罪團伙制售假洋酒的利潤高達10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王某為首的犯罪團伙在網店銷售時還采取“訂單式生產”模式。也就是通過預售,根據一定時間內的客戶下單情況再進行生產,這樣一來也解決了制售的假酒過多后賣不出去,造成庫存問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制售假酒案件的銷售渠道呈現向線上轉移的趨勢。電商平臺在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其隱蔽性特征也為不法分子創造了可乘之機。與線下實體店相比,線上銷售無需面對面交易,違規商家可通過頻繁更改店鋪名稱、動態調整商品信息等手段規避監管。
此外,由于電商入駐商家的多樣性及促銷策略的豐富性,不法分子常將“高價洋酒以略低于市場價但仍具迷惑性的折扣”作為營銷手段,利用消費者“撿漏”心理實施欺詐。這種定價策略既維持了表面合理性,又為假酒銷售創造了利潤空間,進一步加大了監管和識別的難度。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新聞來源:上海虹口官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