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調研組深入西海岸新區,調研鄉村振興片區規劃建設、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農業產業發展以及春季農業領域安全生產等工作,與企業和基層的同志一起分析形勢、研究舉措,有力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青島興儀電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孵化養殖設備研發、生產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其在孵化工程領域的領先技術,成為智慧農機領域的先鋒企業。調研組聽取企業負責人對全球家禽業市場首創4.0孵化場、AI自動化生產線、多能源高效協同環控系統等情況介紹,對企業加速推動家禽養殖數智化轉型做法表示肯定,鼓勵企業緊抓AI技術機遇,促進數字技術與現代農業全面融合,不斷助力青島畜牧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藏馬鎮規劃展示中心、邑興坊服務中心、源鄉和溪文創村等,調研組聽取有關情況介紹,詳細了解鄉村振興片區規劃設計方案,實地查看崖下村、河西村、崖上村、高戈莊、下丁家洼、丁家皂戶村容村貌及擬建設項目規劃情況。調研組對藏馬鎮立足自身生態稟賦和文化底蘊,統籌發展旅游度假、文化影視等特色產業,打響“山水藏馬”鄉村振興品牌的做法表示肯定。
調研組建議,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推進鄉村振興片區規劃、建設、推介、運用、管護一體化發展,不斷強化片區概念、標識,瞄準精致、精細、精美,優化環線、動線、沿線,推進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片區出圈,實現農業與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豐富片區建設新內涵。
在泊里鎮,調研組先后到數字貿易品創園、民俗博物館、麥草畫藝術博物館和蟠龍村史館調研,對當地將民俗文化非遺傳統融入鄉村振興工作,打造數字貿易供應鏈,推動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的做法給予肯定。
調研組建議,充分挖掘彰顯農耕文化、地域特點的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創設更有競爭力的條件和環境,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創新創業,打造高質量的農文旅融合場景,讓鄉村煥發出更大的生機和活力。
在瑯琊鎮,調研組深入調研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攻堅提質行動開展情況,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調研組表示,要進一步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服務體系,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服務農業生產方面的統籌協調功能,扎實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精準清查,穩步推進“描邊上圖”試點工作,持續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在聽取瑯琊鎮鄉村振興片區總體規劃情況介紹后,調研組實地走訪了王家臺后村、陳家臺后村、臺西頭村、臺東頭村、齋堂島,對核心區域內項目規劃、業態植入和空間布局提出意見建議。調研組表示,瑯玡鎮地理位置優越,漁業等產業資源富足,歷史文化積淀厚重,農文旅休閑資源豐富,具有景區、片區、社區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的優勢基礎。
調研組建議,進一步放大片區自然村地緣相近、文脈相通、產業相融優勢,在傳承“瑯玡臺”歷史文脈的同時,做好山、林、海、灘、島、港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統籌謀劃、一體建設、整體推介、市場運營,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精細化、品質化,高質量推動片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在青島康大兔業發展有限公司,調研組重點了解了肉兔及寵物飼料產業發展情況,實地參觀“康大工廠”施工建設現場。調研組表示,康大擁有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兔新品種,打破了國外種源壟斷,使我國肉兔良種繁育技術躋身國際領先行列。多年來,企業植根于肉兔產業,實現自主育種創新、精深加工出口、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希望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加大科研技術攻關,在填補相關領域技術空白的同時,推動科研成果高值化應用,不斷打造新的營收增長點。
(來源: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