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東明 、劉付云
▲美麗初溪一角。
題記:美麗的初溪湖光山色,如詩如畫。增江河水經村終年流淌,碧波粼粼,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清代的文人墨客對這地方曾有著極高的贊譽。葉江尾自然村后的那個荔枝山,山上的那棵生長了千年的野生“神仙公”怪荔枝樹,當地人長期流行著這樣一句口頭禪:“神仙公荔枝,食得唔拿得(不準拿走)。”此外,山中還有一些傳奇的故事。于是,筆者寫下了那里的旖旎風光和這山中幾個迷一樣的怪現象。
▲初溪水利樞紐。
01、美麗初溪
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山川秀美、物產豐富,當中自然界中神奇的故事并不少。貫穿著增城全區最美的增江河,仿如一條長長蜿蜒的臥龍,精靈生動,美麗如詩如畫。區域內古老美麗的初溪村,毗鄰美麗如畫的增江河,背靠風光旖旎的磨頭嶺荔枝山,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因美好的自然環境仿如生活在人間仙境里。
▲潺潺流淌的初溪支流(陳東明、劉付云攝)
初溪村,因古時村民從縣城到此的第一條水溪,故名。初溪村包括初溪、文屋、葉崗尾、荔枝山等自然村,屬石灘鎮管轄,村民以文、姚、葉三姓為主。
初溪建村于南宋開禧年間。姚姓族群開居始祖姚大義于南宋開禧三年(1207)由江西遷入。文姓族群開居始祖文元嘉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于江西經東莞遷入初溪,現后裔主要居住在文屋、荔枝山等地,現時這里客家特色的土樓、祠堂等為數不少的物品保存得很好。
初溪村富有嶺南水鄉特色,風光旖旎。清人梁來鳳一入初溪村,就為眼前所見折服,欣然命筆,寫下了《秋夜舟泊初溪》:“舟泊沙灣問幾竿?光涵秋色滿前灘。曾聞碧漢乘槎易,肯信清流度月難。拍浪銀濤相淺瀨,連天玉練織回瀾。平川一望煙波闊,鏡里浮生此夕香。”可見初溪的風景相當迷人。
▲古樸的土樓民居(陳東明、劉付云攝)
漫步初溪,看到村中仍保留不少明代和清代古建筑,包括古老的土樓、祠堂、麻石街和碉樓等,這一切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與之相伴的,還有不少新建漂亮的小洋房,新舊兩種建筑反映著時代的變遷,見證著廣大村民們生活的不斷提高。美麗的房屋在樹木和竹林叢中映掩,增江河水滋潤著這片廣袤的大地人杰地靈,土地肥沃,四季瓜果飄香、特產豐富。
現時的初溪產業發展主要以農業種植和魚塘養殖為主。農業主要是水稻、香蕉、甘蔗、番石榴、木瓜等;原增江一些河道在初溪村邊經過,后由于河道改道,導致初溪村形成大大小小的魚塘,故初溪的大魚在增城地區十分有名氣。
▲如詩如畫的初溪(陳東明、劉付云攝)
02、荔枝山的怪樹怪石和怪狀
初溪屬下的葉崗尾自然村為葉姓人家,全是本土人氏,約有七八十戶人家,毗鄰增江河環境秀麗而顯幽靜。村后的荔枝山高約百米,嶺地面積數百畝,全種滿了綠油油的荔枝樹。該村及附近周邊的村民世代早就知道,這座山上有一棵長在石巖縫中的千年怪荔枝樹,故當地人們一直將它稱之為“神仙公”,而且這棵荔枝樹本身及附近還出現的一些怪現象而至今還是個迷。
▲站在荔枝山上遠眺風光無限(陳東明、劉付云攝)
怪荔枝,摘下吃沒事,拿走吃肚子就痛。
幾百年來,村里成年人時常在荔枝山砍柴,小孩子經常在山上放牛,每當看到這棵野生荔枝成熟時都摘一些來吃。其實這棵野生荔枝個頭并不大,味道甜中帶酸。人們在這棵荔枝樹摘下荔枝在原地吃身體并沒有事,只是將其帶走離開山頭吃,人們的肚子就會痛,后才慢慢緩解,村里村外許多人試過都這樣。于是當地人長期就流行著這樣一句口頭禪“神仙公荔枝,食得唔拿得(不能拿走)?!?/p>
據葉江尾村里一位葉姓70多歲老人說:“山上長在石巖縫中這棵‘神仙公’野生荔枝樹,相傳已經有千多年,傳說它是從鳥糞中排出而長在石巖縫中,當荔枝成熟時,將荔枝摘下帶走吃后肚痛的事他見多了。所以,當地村民從不敢將這棵成熟的荔枝摘后拿走吃。”
▲在石巖縫中生長、頑強挺立的千年野生“神仙公”荔枝(陳東明、劉付云攝)
筆者曾三次去過這個荔枝山,看到山上巖石中生長的“神仙公”荔枝樹高約兩米,樹頭大而中間空洞老化,樹葉卻長得茂盛而顯郁郁蔥蔥,昂首迎風傲立。據負責這個山頭管理荔枝樹的劉銳林先生介紹:這棵荔枝樹每年結出來的荔枝一般只有約20多斤,由于今年是荔枝的豐年,預計結果比往年稍會多些。
▲在荔枝山上俯瞰,白云藍天,四周有如仙境般美麗(陳東明、劉付云攝)
另據介紹,近年來,附近的一些村民在“神仙公”荔枝樹下吃了其長出來的荔枝后,據說身體的抗疫能力有著明顯的提高,能消除身體上一些疾病,顯示了它的神奇之處。因此每年當這棵荔枝成熟的時候,一些村民都愉愉上山采摘并原地吃,于是這棵荔枝樹就得到更好重視和保護起來。
荔枝山上除了這棵荔枝樹結的果在吃的方面有怪現狀外,另外還有以下兩個怪現象:一個是距這棵怪荔枝約三四十米的地方有一塊約30噸重的巨石,人們用鐵錘敲擊,就會聽見里面發出“咚咚咚”沉悶渾濁的響聲,讓人明顯感覺石頭里面是空洞的,而且空洞的空間很大。
▲荔枝山上充滿著北國的塞外風光(陳東明、劉付云攝)
再有一個怪現象是:距這棵怪荔枝樹另一方向約兩米的地方長有一棵老齡樟樹,樟樹身上除原根深入泥土外,還另在巖石面長出另一條長長粗壯的根,10年前附近村有兩個已婚附近男青年,用鋸子鋸下一節露出重約三四十斤重的樹根,后來這兩對青年夫妻終日吵架,結果后來這兩對青年都雙雙離婚,這是個真實的事例,筆者之一的陳東明祖籍是增城區,其中的一對離婚青年夫妻還是與他表弟同村呢,這事在當地廣為傳播。從此,人們對這棵名叫“神仙公”千年荔枝樹和這座山,心里都充滿著恭敬和虔誠,對其周邊環境再也不敢肆意亂動,生怕無意惹禍上身。
03、這里是廣州市的美麗鄉村
初溪村的古跡不少,美麗鄉村的建設也讓它越來越亮麗。隨著附近游輪碼頭和道路交通建設的完善,來這里旅游的各地游客越來越多。村域西側增江沿岸旅游資源豐富,現有景點包括增城綠道、初溪水利樞紐和初溪公園等等數不勝數,因此近年被廣州市美麗鄉村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廣州市美麗鄉村”稱號。
▲日落下的初溪土樓。
夕陽西下,落日余暉灑滿了大地??吹较脊庥痴罩较碌脑鼋用娣褐鹕臐i漪、波光粼粼。看見成群覓食的白鶴在江面四處翱翔,不禁讓人想起了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中所作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心中不禁發出感嘆:啊,這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總有不少神奇的故事;這山河壯麗的景色,總讓人流連忘返,讓人留下了許許多多難忘美好的感受。
(注:照片沒有標注攝影者的均為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