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豐田鉑智3X以13.98萬元的權益后價格將激光雷達高階智駕的門檻再砍低了一節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僅僅過了四天,零跑B10就以12.98萬元的預售價讓一眾合資品牌見識到了什么叫做“性價比殺手”。而零跑B10的目標不僅是品牌在國內謀求銷量增長,更是意在全球市場讓豐田等傳統品牌一眾心頭一驚:“壞了,這下真沖我來了”。
可以說,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技術創新與價格優勢成為勝負的關鍵,而消費者對智能化和實用性的期待也在不斷提升。對于零跑這一新興品牌而言,B10能否在群雄逐鹿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兌現其全球化愿景?新勢力的出海究竟有著什么新的策略?下面我們不妨從產品力、市場策略及潛在挑戰三個維度展詳細聊聊。
產品力:技術深度與細節的硬核較量
零跑B10的產品實力是其市場競爭的基石,該車基于LEAP 3.5技術架構打造,其智駕系統配備多達28個感知硬件(包括1個激光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10個高清攝像頭)和高通8650智駕芯片,算力高達254TOPS,支持L2+級別的智能駕駛功能,能實現高速路段的自動超車、車道保持,以及城市環境下自動變道、紅綠燈識別和行人避讓。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達200米,配合高精地圖和實時路況數據,能有效應對施工或擁堵復雜等場景,這在10-15萬元價格段幾乎是“降維打擊”。
而動力方面,零跑B10提供132kW和160kW兩種單電機選擇,分別對應510km和600km以上的CLTC續航里程,采用CTC(Cell-to-Chassis)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將磷酸鐵鋰電池與車身結構深度融合,不僅降低了約15%的整車重量,還提升了剛性和空間利用率。電池系統的熱管理經過極寒測試驗證,在-20℃環境下仍能保持90%以上的放電效率,充電性能同樣出色(30分鐘從30%充至80%)。至于智能座艙,零跑B10搭載高通8295芯片,集成通義千問與DeepSeek雙AI大模型,支持多輪對話、語義理解和個性化推薦,流暢度和智能化體驗在同級中處于領先位置。
當然,設計與駕駛體驗也進一步強化了零跑B10的競爭力,其延續零跑家族簡潔的科技風格,貫穿式LED燈組與隱藏式門把手營造出流暢而現代的視覺效果,車身尺寸(長4610mm、寬1900mm、高1680mm)緊湊而不失大氣,風阻系數低至0.27Cd,七種車身配色精準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零跑B10內飾采用環抱式布局,配備14.6英寸2.5K中控屏和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盤,界面支持自定義主題和多點觸控,搭配全景天窗和NVH優化(怠速噪音低至38分貝),提升了舒適性和科技感。
而作為全球化車型,零跑B10在設計和性能上也深度適配了國際市場需求,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瑪莎拉蒂團隊聯合完成的底盤調校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經過冰雪路面測試和麋鹿測試(成績82km/h)的雙重驗證,懸掛系統在過彎時能有效抑制側傾,減震器調校偏向歐式硬朗風格,既能過濾城市道路的細碎顛簸,也能在高速行駛時提供穩定的支撐力。同時,零跑B10在駕駛質感上更接近歐洲市場的偏好,車身尺寸和轉彎半徑(5.4米)經過優化,適合歐洲城市狹窄的街道和緊湊的停車位。此外,電池系統符合歐盟REACH法規和碳足跡要求,選用磷酸鐵鋰電池兼顧安全性和成本,支持800V高壓快充架構(未來可升級),適配歐洲發達的充電網絡。
通過以上種種不難看出,零跑B10從研發之初就瞄準了全球化標準,不過“超配”策略也推高了研發和生產成本,零跑需要在低價定位與技術投入之間找到平衡,否則可能壓縮利潤空間,甚至影響供應鏈的穩定性。
市場策略:走量與全球化的雙重使命
零跑B10的市場定位聚焦于通過高性價比推動銷量增長,特別是在零跑C系列產品陣容更加聚焦于15萬以上細分市場的當下,B系列的推出旨在填補10-15萬元價格段的空白,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而與定位更高的C系列相比,零跑B10也面向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其吸引力在預售階段已初露鋒芒——預售48小時訂單超3.1萬輛,其中多數選擇了激光雷達智駕版。這反映了消費者對高配低價的青睞,若上市后起售價能下探至10萬元以內,如市場傳言所示,其在國內市場的爆發力將不容小覷,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和年輕用戶群體中。
當然也如前文所說,全球化戰略是零跑B10更深遠的使命。零跑計劃在2025年將其推向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成為國際化布局的核心支撐。Stellantis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旗下擁有標致、雪鐵龍、菲亞特等品牌,其在歐洲市場的渠道網絡覆蓋超過30個國家,經銷商數量超5000家,為B10提供了現成的銷售通路。2023年,Stellantis以15億美元收購零跑20%股份,雙方約定在歐洲市場聯合推廣零跑車型,B10預計通過Stellantis的工廠(如意大利或波蘭的現有產線)實現本地化組裝,以規避高達20%-30%的歐盟關稅。
此外,Stellantis在電動化領域的經驗(如標致e-208的電池優化和Jeep Avenger的緊湊型設計)也可能為B10提供技術支持,提升其在歐洲市場的適配性。例如,Stellantis的電池管理系統可優化B10的低溫性能,符合北歐市場的需求;其本地化供應鏈還能降低零跑的物流成本。然而,合作的深度和執行效果存疑。若Stellantis全力投入,B10可能迅速占據歐洲緊湊型SUV市場的份額,甚至與大眾ID.3、現代Ioniq 5等正面競爭;但若僅將其作為補充性產品,零跑可能需要額外投入自建售后網絡和品牌推廣,成本壓力將顯著增加。
市場策略還需平衡國內與海外的雙重需求。在國內,低價策略雖能刺激銷量,但可能導致利潤壓縮,與比亞迪的價格戰風險加劇;在歐洲,消費者更看重品牌價值和售后保障,低價可能被誤解為低質,零跑需通過差異化營銷(如強調智駕和駕駛質感)提升溢價能力。全球化布局的成敗,將直接決定B10的市場天花板。
挑戰與風險:內外壓力下的多重考驗
B10面臨的國內挑戰來自10-15萬元純電SUV市場的激烈競爭。比亞迪元PLUS憑借供應鏈整合和品牌效應穩坐銷量前列,廣汽埃安AION Y則以成熟口碑吸引用戶。零跑的銷售網絡和售后服務能力相對薄弱,截至2024年,其4S店和交付中心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市場的滲透不足。此外,其智能化硬件雖領先,但軟件生態的完善度(如智駕誤判率和OTA更新頻率)尚未達到特斯拉或小鵬的水平,若交付后體驗不佳,可能削弱口碑。
海外市場的風險更為復雜。歐洲消費者對零跑品牌認知度近乎為零,B10需從零開始建立信任,這需要巨額營銷投入和時間沉淀。政策壁壘如歐盟的電池回收法規和碳排放標準,可能要求零跑調整供應鏈或增加成本。與Stellantis的合0作雖是優勢,但整合風險不容忽視——若雙方在市場策略或利潤分配上出現分歧,B10可能淪為邊緣產品。此外,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如芯片短缺或鋰價波動)也可能推高成本,削弱其性價比優勢。
品牌定位是更深層次的挑戰。零跑目前被視為“性價比選手”,而非技術引領者。要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需擺脫低端標簽,提升品牌溢價,這要求產品力與營銷能力的雙重突破。內外壓力下,B10的成敗將是對零跑綜合實力的全面考驗。
說在最后:
綜合來看,零跑B10既是國內市場的性價比殺手,也是新勢力品牌出海戰略的一個縮影:其產品力在10-15萬元區間內憑借智駕硬件和駕駛質感占據優勢,高性價比定位使其在國內具備爆款潛力,尤其能吸引追求科技感的年輕消費者。全球化戰略則通過與Stellantis的深度合作,為其打開了海外市場的大門,這種“借船出海”的模式不僅降低了自建渠道的成本,還借助傳統車企的資源加速了本地化進程。
可以說,零跑B10展現了新勢力品牌出海的新策略:以技術性價比為核心,聯合國際巨頭彌補短板,逐步從低價走量向品牌溢價過渡。短期內,其國內銷量表現將是關鍵,若能借上市之勢站穩腳跟,將為全球化積累資金和信心;長期看,歐洲市場的成敗將決定其戰略上限。若B10能在國內外雙線開花,零跑不僅可能躋身新勢力頭部陣營,還將為中國車企的全球化探索提供新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