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比亞迪漢L、唐L上市。
其中,漢L EV版本售價21.98萬元-27.98萬元,相比預售價低5萬元-7萬元。漢L DM-i、DM-p版本售價20.98萬元-25.98萬元。
唐L EV版本售價23.98萬元-28.98萬元,相比預售價低4萬元-7萬元。唐L DM-i 、DM-p版本售價22.98萬元-28.58萬元。
對比一開始的預售價來說,新車實際上市不僅價格更低,而且在性能,配置,還有技術上,也都給足了驚喜。
3萬轉的電機、1100匹的馬力,云輦-C,天神之眼-B高階智駕,以及前不久發布的兆瓦閃充....上述技術和性能指標,任意單拎一項出來都非常具有殺傷力,但是在漢L/唐L兩款車型上均為全系標配,全系都有。
對此,比亞迪王朝網總經理路天自信的喊話道:“BBA車主早應該換臺中國旗艦了”。
在油車時代,BBA是豪華品牌的代表,在傳統的發動機、底盤、變速箱三大件領域,更是有毫無爭議的技術話語權。所以,讓豪華車主的下一臺車選擇一輛國產旗艦,憑什么?
比亞迪這份自信的來源,正是“超級e平臺”帶來的技術底氣。
超級e平臺?
簡單地說,“超級e平臺”延續了比亞迪“e平臺3.0 Evo”的基本框架,通過對三電系統的全面升級,實現了四大電動化技術突破——
全球首個超級千伏架構;全球首個支持 10C 倍率的閃充電池;全球首個兆瓦閃充系統(1000kW);全球首個量產 30000rpm 電驅系統。
下面我們詳細來看。
1、兆瓦閃充,解決了電車的續航焦慮
超級e 平臺是全球首個量產乘用車全域千伏高壓架構,不論是電機、電池、還是空調等各電子器件都做到了支持 1000V 最高電壓。
行業一般最大充電電流約為700A,而比亞迪做到了 1000A,充電倍率更是直接達到了全球量產最高的 10C。
在充電速度上,比亞迪充電功率最高可達1000kW(1兆瓦),最高峰值閃充速度可達1秒2公里,在持續閃充的情況下,可實現5分鐘補能400公里。
這樣的補能效率,基本上和油車沒有區別了。
對于現在的電車來說,最大的痛點和焦慮已經不再是續航,而是補能效率。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說:充電焦慮始終困擾用戶,用戶希望充電時間更短一點,常規油車加油5-8 分鐘就可以出站,充電至少要半個小時,所以,提升充電速度才能夠解決充電焦慮。
比亞迪憑借兆瓦閃充,通過“油電同速”的補能效率,可以說補齊了電車最短的一塊短板,使得“油電之爭”的天平將向電車大幅傾斜。
不過,如此快的補能速度,意味著電池需要承受更高的電壓和電流,這對于安全同樣帶來了挑戰。對此,比亞迪將自家的刀片電池在物理結構和材料上進行了再升級。
第一,讓電池能充的更快:電解液、隔膜、電極等方面進行電池材料體系的優化,減低電池內阻(官宣降低50%);
第二,讓電池散熱更快:電池組采用外部雙電子流通道,疏通外部電子流動路徑,降低整體熱量(官宣降低50%);電池組依舊保持疊片工藝,提升導熱效率(官宣提升5倍);
另外,基于比亞迪自研的冷媒直冷直熱技術,冷媒立體復合流道由原來的一層(位于電池包內部的底部),增加為兩層(即是電池包內部上下各一層,官宣換熱面積增加100%),大幅提升電池包的散熱能力(官宣換熱性能提升90%以上);
第三,讓電池更加安全、更長壽:采用了更穩定的SEl膜,提升高溫電池壽命(官宣提升35%)。
當然,光有兆瓦閃充技術還不夠,還得有更多支持兆瓦閃充的充電樁。比亞迪宣布將持續推進“兆瓦閃充站”建設,規劃落成超過4000 座兆瓦閃充站。
比亞迪這一套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閃充系統,擁有著行業最大功率1360kW,一樁雙槍,占地功率僅為 1.5 平方米,其創新超輕液冷充電槍的重量控制在了 2kg。
可以看到,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是一項系統性的補能解決方案,圍繞充電、充電樁,以及電池進行全方位的升級,讓電車的補能效率提升更高的維度。
2、3萬轉電機,百公里極速僅兩秒級
在超級e 平臺全域 1000V 的架構下,所帶來的提升不僅充電速度,還有電機性能的升級。
超級e 平臺采用全新高轉速電機,其電機轉速高達 30511rpm,這也是全球量產最高驅動電機轉速。而作為對比,小米的V8s電機也為27200rpm。
不僅如此,這套電機的功率更是達到了580千瓦,全球量產最高,一個電機堪比兩個電機。
在這套電機的加持下,全新漢L的雙電機版本的零百加速能達到 2 秒級,最高車速突破 300km/h,整車最高馬力超過了 1100 匹。
面對,其中后段動力更強,相比常規 800V 電機,高速區后段功率提升近 100%,100-200km/h 的提速時間僅為 4.74 秒。
毫無疑問,在動力性能上,漢唐L的性能指標已經媲美超大幾百萬的超跑,而同樣的性能,蘭博基尼大Aventador(參數丨圖片)要七八百萬,蘭博基Urus也要三四百萬。所以,說漢唐L可以說是將性能干成了“白菜價”也沒毛病。
不過,動力性能這么強的電機,常規功率芯片已經很難承載。比亞迪為此研發量產了全新一代碳化硅工程模塊,來匹配它的超高功率。電機擁有高達1500伏的電壓,同樣也是全球量產最高。
當然,光有強大的動力,沒有優秀的底盤和操控,也是不安全的。就好比是一把上了膛的槍交給普通人,隨時都有“擦槍走火”的風險。
所以,在擁有強勁動力的背后,漢L和唐L在底盤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全系都標配比亞迪智能底盤,采用雙叉臂+后五連桿的鋁合金高階懸架,輔以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云輦預瞄系統也是標配。
另外,兩款車還配有iCCT智能舒適控制系統、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iCVC底盤矢量控制系統。
這一系列的技術,在保證駕控樂趣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操控安全性。
最后,在智駕方面,兩款新車也沒落下,都配備了“天神之眼B”激光雷達版本的高階智駕方案,另外還有云輦預瞄智能底盤的加持,通過預瞄技術,根據路況自動調節車身姿態。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唐L同樣可以搭載比亞迪的車載無人機系統“靈鳶”。
第五代DM-P王者混動=增程+混動
作為混動領域的王者,在插混技術,比亞迪也祭出了大牌——第五代DM-p王者混動技術,并且首搭漢唐L兩款車型。
第五代DM-p王者混動插混專用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5kW,熱效率達到了45.3%。同時支持單電機和前后雙電機版本,峰值功率分別可達到200kW和400kW。
并配有三合一后驅電機,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315牛米,綜合工況效率高達92%。而與之匹配的是插混專用刀片電池,峰值放電功率高達322kW,能耗降至34%,溫度升速率30%。
而更大的升級是第五代DM-p 搭載 AI 能耗管理系統,通過提前預判路況/駕駛習慣,更精準調節發動機啟停、行駛模式、熱管理、能量回收,導航場景下節能 18%,通勤場景下節能 12%。
具體來看,漢唐L DM-p車型,百公里加速也分別達到了3.9S和4.3S,NEDC工況虧電油耗分別為4.6L和5.6L,可以說是做到了“魚和熊掌兼得”。
正因如此,比亞迪高調的喊出:插混=增程+混動——增程可以做到的,插混可以做到,增程做不到的,插混也可以做到!
確實,城市低速用純電和增程模式,能耗可以做到和增程車型一樣低,高速用混動,性能比增程更強,并且更經濟。
用技術掀桌子,用技術改寫規則
油車時代,如果有二三十萬的預算,多少人會愿意買一臺國產油車?但是,在新能源時代,這個格局已經被重新改變。而改寫這個格局,打破這個規則的中國品牌,正是比亞迪。
回到10年,作為比亞迪542戰略(5秒加速、電四驅、2L油耗)的首款車型,第一代唐集成當時比亞迪的各種黑科技,零百加速更是突破了5秒。至此,終于有一臺國產SUV能在性能上,和保時捷卡宴這樣的百萬級豪車掰掰手腕。
與此同時,憑借混動技術,比亞迪不僅在性能上實現反超,在安全和油耗指標上,更是刷新了大家對自主品牌的認知。
不過,彼時合資勢頭正盛,新能源相對油車還是小眾市場,第一代唐在市場上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
但是,比亞迪并沒有放棄,而是通過死磕技術,等待爆發,終于在2020年,比亞迪第一代漢驚艷問世,實現了銷量和技術的雙突破。
第一代比亞迪漢不僅搭載了第一代刀片電池,無論續航、壽命和成本,都堪稱電池行業的革命性創新。同時,第一代漢3.9秒零百加速的性能,更是比肩超跑。
超強的產品實力,讓比亞迪第一代漢上市后連續4個月銷量攀升,月銷一度突破10000輛,連續兩年霸榜B+C級轎車銷量冠軍,打破了外資品牌對中大型轎車市場的壟斷,創造了中國汽車品牌的歷史。
漢唐的成功,不僅奠定了今天比亞迪王朝系列霸榜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基礎,更是為自主品牌通過新能源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打下一針強心劑。
從比亞迪漢唐之后,中國品牌無需要再苦苦自證,中國有實力,有技術,造好一輛真正的高端旗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