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開一家店,要跑十幾個部門,光辦證就得折騰半個月。現在所有流程‘一站搞定’,兩天就能開門營業。”日前,來自河南的個體商戶王志豪在奉賢區奉浦街道的小餐館正式開業,恰逢街區黨支部前來關心進展,王志豪忍不住感慨道,“原來在上海開店能這么順當。”
這一速度的背后,是奉浦街道綜合網格推行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近日,全新的奉浦街道第一綜合網格工作站正式開放,服務站內設有商事登記綜合窗口,將新店開業、市政工程、商業活動等高頻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商戶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后臺即啟動多部門并聯審批。通過數字化導辦平臺,商戶可實時查詢進度、在線預審材料。數據顯示,這項機制讓商戶平均跑動次數從12次壓縮至2次,證照辦理周期縮短80%。
王志豪告訴記者,一個月前,他和妻子帶著所有積蓄從老家來到上海奉賢,計劃在奉浦街道開家小餐館。起初,夫婦倆對開辦餐廳的手續流程并不清楚,加上人生地不熟,更是迷茫。“要跑哪些部門?我們連問都不知道從哪兒問起。”王志豪回憶道,在街區黨支部的推薦下,他們通過“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提交了開店申請。
次日,街道營商辦、市場監管所、城管中隊和環安隊等網格專業力量便組建了專項工作組,推送了一份“新店開業手冊”。同時,在“一店一管家”、“一店一服務包”工作法的支持下,工作組對選址裝修、污水管道接口、店招店牌方案設計、消防通道設置,甚至連油煙管道傾斜角度都現場進行了標注。
王志豪說,在環安隊指導下,技術人員攜帶檢測儀上門測算后廚布局,發現原始排煙設計存在回流隱患,隨即建議加裝二級凈化+靜電吸附裝置,“要是裝修完再改,成本得多花兩三萬元!”在多部門協同下,夫妻倆僅用1天便完成營業執照與食品經營許可證聯辦。并通過店鋪裝飾裝修及環保規范的驗收。開業當天,電子證照欄已同步發布所有審批文件。
記者了解到,除了“一口受理、并聯審核”機制,在“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工作背景下,奉浦街道還以城管中隊為牽頭單位,聯動城建、市場、環安、營商、公安等網格專業力量成立聯合指導組,對商戶裝修、業態布局、活動外擺等事項開展“合規預檢”,發布《指導手冊》明確廣告招牌、施工規范、市容門責等標準,從源頭規避違規風險。
“過去商戶裝修完再整改,損失動輒數萬元。如今我們提前介入,相當于為企業省下‘糾錯成本’。”奉浦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吳春晨說,在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下,街道各職能部門還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工作體系,將服務鏈條延伸至企業生命周期的每個節點——事前指導、事中跟蹤、事后回訪,形成閉環管理。
比如,在企業商戶入駐后,根據行業風險和門責履約記錄建立信用檔案,通過分級分類動態監管機制,實施差異化檢查頻次,同時還推行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合并市容、環安、市場、公安等檢查事項,避免多頭執法,檢查情況與商戶風險(顏色)等級自動關聯,實現日常監管精細化,也盡可能對商戶做到“無事不擾”。
在吳春晨看來,以往,網格工作人員往往是在問題出現后才介入處理,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在綜合網格的運行體系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的創新使得專業網格力量有了更多元的表達,其工作方式也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服務”的轉變。
比如,前不久,恒豐銀行奉浦環城東路分行正式開業,在綜合網格的牽頭下,派出所、城管、環衛所等網格力量召開專題會議,提前研判企業開業期間的各項服務需求,實現多元力量呼叫入格、服務保障無縫銜接,從交通疏導到環境維護,提供全流程、精細化服務。
奉浦街道營商環境辦公室副主任徐能說,借助“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這些專業人員力量能夠主動深入到網格的各個角落,提前發現問題、預防問題的產生,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每一個需要的環節。與此同時,匯聚了各部門專業力量的綜合網格還能通過駐點或約請辦公模式,各方發揮各自優勢,相互配合支持,讓問題解決更高效。“我們要把‘未訴先辦’的服務模式做扎實,使其為奉浦街道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當一對河南夫婦,帶上所有積蓄,來上海這個街道開小餐館……》
欄目主編:黃勇娣 圖片來源:奉浦街道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沈思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