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
生成式AI
一、NVIDIA 推出NIM 微服務,簡化 RTX AI PC等智能體工作流
1. NVIDIA NIM微服務已推出,提供預打包優化模型,簡化RTX AI PC和工作站上的智能體工作流;
2. NIM微服務支持十種面向RTX的服務,涵蓋語言、圖像生成、計算機視覺等領域,可通過AnythingLLM等生態系統工具使用;
3. 即將推出的NVIDIA AI Blueprint提供預構建工作流,開發者可自定義高級AI功能,如PDF轉播客等應用。
https://mp.weixin.qq.com/s/XyqX4sZ-_YP1aYwzuMqrSQ
二、Llama 4發布36小時差評如潮!匿名員工爆料并拒絕署名
1. Llama 4發布36小時后遭遇大量負面評價,尤其在代碼能力測試中表現不佳,經典"小球反彈"測試失敗;
2. Meta官方測評和大模型競技場表現優秀,但在多項第三方基準測試中排名靠后,評測結果極度割裂;
3. 有匿名爆料稱Meta員工拒絕在Llama 4技術報告上署名,還有猜測認為版權訴訟導致Meta減少使用網絡和書籍數據。
https://mp.weixin.qq.com/s/OMFedXUghK-XJM7EEsMICQ
三、Microsoft 50 周年宣布 Copilot更新,定位“日常 AI 伴侶”
1. 微軟推出Copilot系列更新,將AI助手從通用工具升級為完全個性化的"專屬AI伙伴",能記住對話內容并理解用戶喜好;
2. 新增功能包括記憶與個性化設計、行動代辦功能、移動端"Copilot視覺"、頁面整理、AI生成播客、購物顧問和深度研究等;
3. 全新Windows原生應用支持跨應用搜索與協作,移動版可實時分析環境,多項功能將在未來數月按平臺分批推送。
https://mp.weixin.qq.com/s/TtNt5vHFEa-03dPfsmWdwA
四、傳OpenAI 或 36 億收購 io Products,打造AI 時代 iPhone
1. OpenAI計劃斥資5億美元(約36億人民幣)收購由Sam Altman與前蘋果設計總監Jony Ive合作的AI公司,共同打造"AI時代的iPhone";
2. 這款代號為"io Products"的AI設備尚處于早期階段,可能是無屏幕"手機"或AI家用設備,旨在創造比iPhone更少干擾社交環境的體驗;
3. 與此同時,蘋果計劃為iPhone 20周年推出重大改版,Meta也正開發代號為"Hypernova"的AR眼鏡,各大科技巨頭正在爭奪后iPhone時代的AI硬件入口。
https://mp.weixin.qq.com/s/El_78sUUzDIUYCeAysHxyA
五、Meta等推AI系統MoCha:目標是自動化多輪對話電影生成
1. MoCha是首個面向"Talking Characters"任務的視頻生成方法,僅基于語音和文本輸入即可生成完整角色對話視頻,無需依賴輔助信號;
2. 該技術通過Speech-Video Window Attention機制實現精準的語音-視頻同步,采用聯合訓練策略解決大規模語音標注視頻數據稀缺問題;
3. MoCha創新性地引入結構化提示模板和角色標簽,首次實現多角色、多輪對話生成,支持鏡頭切換與劇情連貫性,為AI驅動的電影敘事生成提供新可能。
https://mp.weixin.qq.com/s/stb-n4PuBSFHiuJ3qdYvwA
六、米哈AI游戲iPhone實機演示:10分鐘就被AI小美撩到臉紅
1. 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的AI游戲新作《Whispers From The Star》曝光了實機演示視頻,主角Stella與玩家通過文本、語音、視頻進行沉浸式對話;
2. 游戲通過AI實現實時展開劇情,不受劇本限制,玩家的選擇直接決定女主角的命運,例如演示中錯誤決策導致主角死亡;
3. 該游戲由蔡浩宇創辦的Anuttacon開發,團隊不到一年已接近50人,包括微軟圖形學專家、前B站游戲負責人等,致力于打造個性化、身臨其境的AI互動體驗。
https://mp.weixin.qq.com/s/KyKm2jIPnhwIh0LTfjZQ-g
前沿科技
七、實現最快AI互聯?加州初創光子超級芯片支持數千GPU互聯
1. 加州初創公司Lightmatter推出光子超級芯片M1000,提供114 Tbps總光帶寬,能在單一域支持數千GPU互聯;
2. 公司發布全球首款3D共封裝光學產品L200,通過無邊緣I/O技術實現整個芯片區域帶寬擴展,性能提升5至10倍;
3. 創始人Nicholas Harris利用光子計算重塑芯片通信方式,克服電I/O連接僅限于芯片邊緣的帶寬限制,希望解決AI發展瓶頸。
https://mp.weixin.qq.com/s/hWX3asC8r3pNbiJGmpTPyw
報告觀點
八、「AI 2027」預測報告,2027年實現自我進化的Agent-5
1. 前OpenAI研究員Daniel Kokotajlo團隊發布76頁「AI 2027」報告,預測AGI將在2027年中期實現,ASI年底出現;
2. 報告描繪出從2025年最貴AI誕生到2027年Agent-5滲透政府決策的發展路徑,預計AI將快速超越人類智能;
3. 研究團隊預測超人AI的影響將超過工業革命,但部分專家質疑這種預測缺乏科學依據且過于極端。
https://mp.weixin.qq.com/s/59ZX0Afp3kLbdj1to7HXsw
九、IDC發AI支出指南:2028年中國AI總投資將突破千億美元
1. 2024年全球AI投資規模為3,158億美元,預計2028年達8,159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32.9%;
2. 中國將繼續引領亞太地區AI市場發展,預計2028年AI總投資突破1,000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35.2%;
3. 智能基礎設施調配是中國AI市場最大應用場景,占比約四成,其次是AI賦能的客戶服務與自助服務。
https://mp.weixin.qq.com/s/iXZQ8KXABH9kNuERbuBovg
十、奧特曼談“套殼”:多數改變世界的公司,最初都是這樣
1. 奧特曼認為"大多數真正改變世界的公司最初都被視為套殼",創新價值在于解決實際問題而非使用何種技術;
2. 當編程成本下降時全球對軟件需求呈指數級增長,目前世界對軟件需求遠超供應,AI將解決這一失衡;
3. AI將讓程序員效率提升10倍,推動從被動工具到主動執行者的轉變,在AI時代停滯不前等同于"職業自殺"。
https://mp.weixin.qq.com/s/70uwMn5EiFa90Tpx2LWTEQ
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當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人機之間的關系,也從簡單交互邁向深度協作。想知道如何在這一趨勢下把握體驗設計的新方向嗎?2025 年 10 月將在北京舉辦的 IXDC 國際體驗設計大會聚焦 “人機共生:人工智能時代人機協作新范式”,作為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盛會,它將匯聚前沿理念與實踐。一起來關注這場盛會,探索人機協作的無限可能。
文章轉載:騰訊研究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hS2bCOFTXRZKj6nwW7QL-w
版權聲明:“IXDC”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內容或作品等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給出內容所在的網址并提供相關證明資料,我們會核查后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并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聯系微信:18802086168
聯系電話:18802086168
編排 | 黃春燕
終審 | 蘇 菁
點這里,學習更多設計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