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一名來自西藏日喀則的13歲藏族小朋友扎西(化名)在四川省腫瘤醫院順利完成惡性尤文氏肉瘤的綜合治療,復查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基本正常。更令人欣慰的是,治療團隊成功為他保住了左臂!這場跨越雪域高原與巴蜀大地的生命接力,凝聚著川腫多學科團隊的智慧,最終以醫學的溫情與專業畫上圓滿句號!
從“鴿子蛋”包塊到惡性腫瘤的驚心發現
2023年12月,西藏日喀則的13歲男孩扎西(化名)發現,他的左前臂出現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隨著時間推移,包塊逐漸增大至雞蛋大小,局部疼痛愈發劇烈。家人帶著他來到當地三甲醫院求醫,醫生在臂叢麻醉下為他進行了“左前臂包塊切開探查術”,術中取出“爛魚肉樣組織30g及骨組織”,意味著原本應該是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地方受到了腫瘤侵襲。扎西被確診高度惡性的尤文氏肉瘤。
治療前橈骨遠端病變
“尤文氏肉瘤惡性程度高,預后差,不同患者對化療的敏感性不同,且作為罕見腫瘤,接觸過并有醫治經驗的醫生非常少,”四川省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的戢明清教授解釋道,“按照傳統方法治療,很多正常組織都要切掉。也就是截肢,才能保證腫瘤完整切除。”
西藏醫保報銷比例較高,可以減輕經濟壓力,但家長更為焦慮的還是“如果孩子失去左臂,未來如何生活?”。他們也深知,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扎西的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于是,懷著最后一線希望,他們輾轉來到四川省腫瘤醫院。
希望的曙光:多學科協作點亮生命燈塔
面對這顆隨時可能轉移擴散的“惡性腫瘤炸彈”,在全面評估了扎西的病情后,四川省腫瘤醫院首席專家林桐榆教授迅速組織了一場多學科會診(MDT)。腫瘤內科、骨與軟組織外科、兒童腫瘤科、放療科、病理科、影像科、核醫學科等科室的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為扎西的病情出謀劃策。影像科通過3D建模發現腫瘤已侵蝕橈骨近半,骨與軟組織外科評估后給出關鍵結論:“化療后再手術,保肢還是有希望的!”
在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扎西的治療方案最終確定為“新輔助化療+手術+術后化療+放療”的組合。兒童腫瘤科的戢明清教授耐心向家長解釋治療方案和預后可能,并陪同家長實地參觀了病房,安排其與正在接受治療的腫瘤患兒及家長進行交流,同時展示了已完成治療患兒的康復案例及治療前后的影像資料對比。通過這種直觀的醫患互動和真實的案例展示,增強了家屬治療的信心。
扎西先接受高強度的IE/VDC方案交替化療。化療后,患兒腫瘤明顯縮小至可手術范圍。隨后骨與軟組織外科專家團隊為扎西實施“左橈骨腫瘤切除+自體腓骨重建術”,用腿部腓骨替換受損的前臂橈骨,最大程度保留肢體功能。術后病理未見確切惡性腫瘤成分,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術后繼續給予VDC/IE方案交替化療,最后針對原發病灶行放射治療。
新輔助化療后,左橈骨遠端腫瘤瘤段切除術 并行取自體腓骨重建術后
這種高強度化療雖能顯著縮小腫瘤,但也充滿挑戰。高強度化療會導致極重度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急劇減少,粒細胞缺乏,患者免疫力低下,凝血功能差。任何病菌、細菌的侵入所致的感染(如敗血癥),或血小板減少所致的出血(如鼻衄),都可能危及生命。
“化療就像‘排雷’,既要夠狠,又要夠準。此外,每一步都需預判風險。我們要把危險期壓縮到最短。”戢明清教授解釋道。在化療過程中,需要提前預判、及時針對性處理。如嘔吐頻繁,需增加止吐藥物次數,劇烈嘔吐易導致胃粘膜損傷及電解質紊亂,出現抽搐;化療后出現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伴發熱、血小板減少、貧血,予以升白細胞、血小板,必要時輸注抗生素、血小板、紅細胞懸液等處理。醫護人員密切監測,終于次次有驚無險,確保治療順利進行!
醫學溫度:用經驗與責任托起生命
目前,扎西已順利結療,“手臂保住了,外觀無異樣,能夠正常生活!” 醫護團隊很欣慰,這是大家齊心克難攻堅的最好證明!出院前,扎西的父母為醫護人員獻上了潔白的哈達,這是藏族最崇高的禮儀。扎西的哥哥激動地說:“謝謝四川省腫瘤醫院的醫生護士,你們是孩子的救命恩人!”
尤文氏肉瘤的復發率較高,為了確保扎西的健康,川腫為他制定了長期隨訪計劃。在隨訪過程中,醫護人員將重點關注扎西的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結果等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復發跡象。
·平時我們皮膚表面也會偶爾出現包塊,如果摸到包塊,應該怎么辦?
戢明清教授表示:“尤文氏肉瘤屬于罕見惡性腫瘤,早期易被誤診為軟組織感染或良性腫塊如脂肪瘤。但不必過于擔心,若觸摸到包塊,可通過彩超初步判斷是囊性還是實性包塊。實性包塊需警惕腫瘤風險,及時活檢確診。早發現早治療,是戰勝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戢明清教授團隊深耕兒童腫瘤領域三十余年,深知罕見惡性腫瘤的治療不能僅依賴教科書。“尤文氏肉瘤的化療反應因人而異,必須動態調整方案。我們敢用高強度化療,是因為對每個風險節點都‘了如指掌’,成功的關鍵就是經驗!”
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案例積累,讓川腫的醫生在面對復雜病情時能做出準確的判斷,為患兒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四川省腫瘤醫院林桐榆院長表示,扎西的成功救治是醫院多學科協作與精準治療的典范案例之一。未來,醫院將繼續加強與西藏地區醫療機構等西部聯盟單位的合作,通過遠程會診、技術幫扶等形式,讓更多腫瘤患者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為民族團結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審核專家
戢明清
兒童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二上午(武侯院區)
《防癌大講堂》節目預告
每周四晚22:00鎖定四川電視臺新聞頻道(SCTV-4)收看《防癌大講堂》,癌癥「防-篩-診-治-康」全周期科普,抗癌指南全程守護!
本周四(4月10日)話題:腫瘤消失后,復查不能停
講者:胸外科 賴麒;乳腺外科張劍輝;胃外科 肖碩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