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矛盾糾紛化解、利益受損維權、律師法律咨詢、申請法律援助、尋求心理慰藉,居民再也無需東奔西走,北京市通州區潞邑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一站式化解居民“急難”問題,一體化解決居民“愁盼”訴求,一條心聆聽居民心聲。
電動車被盜惹糾紛
調解團敲定賠償金
2025年2月,街道某小區業主程先生(化名)在某天早上上班的時候發現自家電動車不見了蹤影,經調取監控得知其車輛于當日凌晨被盜,報警后警方查找未果。隨后程先生找到物業公司,程先生認為物業未盡到安全管理職責,要求物業公司賠償自己一部分損失,但物業公司認為是盜竊者偷走車輛,與物業無關,雙方商議無果,便向綜治中心請求調解。
街道綜治中心收到調解申請后立刻響應,指派專職人民調解員劉碩、陳莉和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勘察。經核實,程先生的車輛確實是在小區內被盜,而物業設置在該點位的監控設備老舊、錄像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盜竊者身份,加大了公安機關偵破案件的難度。同時,工作人員還發現盜竊者在實施盜竊行為前兩天多次進入小區疑似進行踩點。
專職人民調解員劉碩仔細研判了該小區的物業服務合同,發現合同中對保安巡邏的頻次做出了明確規定“保安人員現場巡邏每2小時一次”,但從調取的監控畫面中發現保安巡邏的頻次明顯低于合同的約定。該物業公司在監控設備及人員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失。調解員劉碩向雙方明確了此次電動車被盜的主次責任。調解員、社區工作人員以“法理情”相結合的方式,引導當事人進行友好協商。最終,程先生與物業就責任劃分、賠償金額等核心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簽訂并履行了賠償協議,該案得以圓滿解決。
家中火災引糾紛
政法力量來調解
姜先生(化名)是街道某小區業主,因工作原因長時間不在家中居住。某天,姜先生家露臺失火,消防員迅速到場撲救,索性沒有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后經現場勘察發現,此次起火原因為一樓底商施工現場遺留的火種,引燃了姜先生家堆放在二層露臺的可燃物。
據了解,一樓底商施工方經中介公司介紹進駐,完工后工人已離開現場,現已無法聯絡。無奈之下,姜先生找到中介公司協商賠償事宜,中介公司則表示自己只是幫忙介紹施工,實際并未參與施工,也未牟利,因此認為自己不該為此次事故承擔賠償責任。隨后姜先生又找到了物業商討賠償問題,物業負責人表示施工方進駐后,物業對施工單位的資質做了嚴格審核、進駐和施工也均符合相關流程規定,物業已經盡到了監管義務,且消防相關單位做出的火情鑒定也明確起火原因和責任主體,因此物業不該承擔此次事故的賠償責任。
姜先生在求助無果的情況下找到了潞邑街道綜治中心,希望能借助法律的力量,妥善解決此事。綜治中心在了解情況后立即啟動多部門聯動機制,指派了亞森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戴建國第一時間介入糾紛,對此事進行多方調查,還向通州區人民法院宋莊人民法庭申請法官現場指導。
隨后,戴建國和專職調解員劉碩邀約了姜先生和物業公司一同到綜治中心接受調解。調解時,雙方各執一詞、矛盾尖銳。調解員只得將雙方暫時分開,首先安撫了姜先生的情緒,共情其遭遇。律師從法律角度幫助姜先生分析事由并向其普及了訴訟流程和時限。經過調解員和律師的耐心勸說,姜先生認識到了自身在露臺堆積大量可燃物也有一定責任,并認可了自己在此次事故中的責任占比。另一方面,宋莊人民法庭法官田子佳以案釋法,通過案例向物業公司闡明本次起火原因和物業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在多方耐心的勸導下,姜先生和物業公司最終選擇了和解,雙方就責任劃分與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并簽署了《和解協議》,這場糾紛圓滿落幕。
此次調解的成功,不僅高效化解了居民難題,更筑牢了社區和諧的根基,用實際行動印證了綜治中心秉持公正、公平、情理法相結合的基層工作原則,為潞邑街道法治化建設贏得了好口碑。
出租房屋遇到難題
調解團出面來說和
2024年12月,街道某小區居民安女士(化名)與房屋中介公司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委托房屋租賃合同。委托租賃初期,中介公司因房屋仍舊空置多次找到安女士希望延長免租期限并降低月租金。安女士考慮到年底年初系房屋租賃市場低谷期的實際情況,便答應了中介的請求。但第一租賃周期結束后,中介公司遲遲拖延繳納應付的第二周期租金,安女士多次聯系中介,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推脫并多次掛斷安女士的催租電話,這讓安女士倍感氣憤。于是,安女士撥打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尋求幫助。
綜治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陳莉在接到訴求后第一時間電話聯系了安女士,安撫其情緒的同時向其了解了事情經過,詳細了解安女士與中介簽訂的合同內容。
據了解,安女士與中介公司簽訂的合同中明確約定了中介公司需按季度支付房租以及如果拖欠房租其應承擔的違約責任。隨后調解員立即聯系了中介公司的負責人,中介負責人并不否認自己拖欠了安女士的租金,但也向調解員訴苦確實是市場冷淡造成經營困難,對于違約金一事,中介表示無法兌現。安女士覺得,合同中明確約定了雙方的責任義務,且自己已經針對中介公司的請求做出了讓步,但中介公司的欠租行為和回避的態度已經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安女士堅持要終止合同且追償違約金,并保留啟動訴訟程序的權利。
在隨后的調解過程中,雙方爭論言辭激烈,安女士情緒激動憤然離席,導致調解暫時中斷。調解員陳莉、劉碩立即分頭安撫雙方,經過不斷耐心的勸說,雙方情緒平和后同意繼續和談。調解員向中介公司闡述了民法典中關于合同的相關規定,中介公司也終于認識到了違約應承擔的法律后果。中介公司最終表示會盡快將所欠房租交付給安女士。同時,經過調解員的耐心勸說和撫慰,安女士也意識到中介公司不是主觀故意違約,安女士最終也表示愿意放棄向中介追償違約金的主張。
最終,雙方在調解員的見證下簽署了《和解協議》并當場清付了所欠的租金。至此,這場合同糾紛得到了妥善且快速的處理,綜治中心以最優方式為安女士爭取到了合法權益,贏得了安女士的點贊認可。
潞邑街道綜治中心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為人民服務為工作初心,凝聚多元力量,將矛盾化解在基層。2025年1月,潞邑街道綜治中心完成各項內部制度機制整合,正式進入運行階段,公、檢、法、司等政法力量入駐值守,協同綜治中心開展平安建設、矛盾糾紛化解、治安維護、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等工作。
第一季度,街道綜治中心依托“周會商、旬排查、月報告、難點事件會商”等運行機制攻堅克難,已累計召開“周會商會”15次、“旬排查”9次,形成“月報告”3份,累計會商各類矛盾糾紛60余件,均全部化解,重點推動解決了一系列問題。同時通過前期主動介入疑難工單、實現未訴先辦,后期開展調后回訪、復盤總結的方式,不斷夯實創穩的基層社會治理底板,切實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提質增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下一步,潞邑街道將以綜治中心為抓手,以政法機關力量下沉綜治中心為契機,將綜治中心建設融入區委“11311”工作體系,保障高效能社會治理,增強百姓福祉,加強工作創新,著眼于人民群眾對平安、法治需求,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探索建立更多科學高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總結典型成功案例,推動綜治中心維護轄區穩定,化解矛盾糾紛職能高效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