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人身攻擊、心理健康危機……
曾經,“走出國門,開闊視野”是無數中國學子夢寐以求的留學理想,可近些年來,多起令人心碎的留學生安全事件頻發,也直接揭開了海外求學美好表象下的殘酷現實。
在今年4月,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德國公共場所因種族歧視言語與三名外籍人士發生肢體沖突,最終以一敵三造成雙方受傷,而周圍圍觀的幾十人,看著這名中國留學生不僅沒有幫忙,反而是拉起了偏架。
言語侮辱到肢體沖突
根據當事人發布的視頻來看,這場沖突源于三名外籍人士(兩名白人、一名中東裔)對中國留學生反復使用“秦腔窮”的挑釁。
面對這樣的行為,博主也是對其進行了口頭警告,可對方卻以人數優勢威脅,不僅多次使用歧視性的語言,更是直接引發了肢體沖突。
而博主身為中國人,雖然說本著不惹事的原則,但也不能怕事,尤其是面對這種外國人的無端挑釁,那更是要維護自己的尊嚴,于是就讓他們見識了一下什么叫做“Chinese 功夫。”
只見博主將隨身攜帶的華為手機作為“武器”,結合健身鍛煉的體能優勢,在反擊中造成對方頭部挫傷與眼部淤青,自身則面部擦傷、手機損毀。
甚至在沖突期間,現場約40名圍觀者中僅一名也門籍男子聲援,其余多數人阻攔留學生,甚至為施暴者遞送冰塊。
就連警方到達現場后,也以“惡意襲擊”為由,要求留學生自行聘請律師,甚至就連案件處理效率也十分的緩慢。
事件后續
當博主將這件事情發在網上之后,也迎來了國人的一致好評,畢竟大家紛紛認為:“以暴制暴才能維護尊嚴,而且打得一拳開,才免得百拳來,甚至還有網友認為,這件事情即便是報警,最后也會不了了之。”
而且雖然說博主臉上“掛彩”,可他畢竟是以一敵三,而且他們其中有個人臉上也掛彩了,甚至還有個人出門戴上墨鏡,應該是臉上受傷了,這時候很多網友就紛紛認為,博主在這場爭斗中取得了勝利。
尤其是當博主在學校見到他們后,也對他們親切的問候,甚至還專門表明,有時間的話可以找個地方繼續,畢竟對于博主而言,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雖然不主動惹事,但是也不能遭到你們的欺負。
然后很多網友就紛紛留言評論,認為博主出門在外代表的就是中國,而且博主的做法真的沒有給國人們丟臉,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意識到,如今的中國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欺負的。
類似事件
其實這件事情并非孤例,在21世紀初,德國東部地區便頻發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而且在2006年,科滕市的中國留學生多次遭極右翼青年圍攻,辱罵、索要錢財甚至毆打成為常態。
甚至根據一項研究表示,約30%的德國人認為外籍移民應離開德國,10%的民眾甚至支持類似納粹的獨裁統治,而且在德國司法程序緩慢,證據采集依賴監控與證人,而公共區域監控覆蓋率遠低于中國,導致“各執一詞”現象常見。
而且在2023年,莫斯科某大學留德學生群體,就被曝長期欺凌中國同學、2025年3月,泰國發生德國游客遭摩的司機圍毆事件,施暴者聲稱“誤以為同胞受欺”,這一起起事件,都揭示跨文化沖突中“身份標簽”被濫用的風險。
尤其是當一名留學生的拳頭揮向歧視者時,其背后是無數海外華人累積的憤怒與無助,而且無論是德國的極右思潮、美國的簽證限制,還是全球疫情中的污名化。
華人安全的真正保障,終將依賴于制度完善、文化對話與群體的自覺團結,因此,學校和社會各界都應該保障留學生的人身安全,更是要營造積極健康的留學環境。
主要信息來源:
抖音賬號:搬不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