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基輔獨立報》報道,當地時間4月9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準備為美國未來的軍事援助計劃支付高達500億美元。
彭博社報道稱,澤連斯基對記者說,烏克蘭已經向美國請求提供價值300億至500億美元的援助,并且愿意支付這筆錢——要么直接給美國,要么作為尚未建立的聯合礦產交易基金的一部分。據報道,澤連斯基表示,拜登政府撥給烏克蘭的援助資金尚未用盡,但烏克蘭希望特朗普政府提供額外的一攬子計劃。
這番話透露出兩個關鍵信息:一是烏克蘭已經預見到美國援助可能中斷的風險;二是烏克蘭愿意為此付出真金白銀的代價。
500億美元,不是美國給烏克蘭,而是烏克蘭愿意“掏錢”向美國買安全。這不是戰時緊急協議,不是防御性合同,而是一份帶著深度依附、近乎屈辱色彩的“買命錢”聲明。
更耐人尋味的是,澤連斯基提到的"聯合礦產交易基金"。
據報道,澤連斯基9日宣布,烏技術團隊將赴美國首都華盛頓與美方磋商礦產協議。原計劃在2月底訪美時簽署的礦產協議,由于與特朗普發生爭吵而被迫取消。
現在,這個被擱置的協議似乎要以另一種形式復活——用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作為美國軍援的抵押品。這不禁讓人想起那句老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特別是來自華盛頓的午餐。
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國一直以"捍衛民主自由"的名義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但澤連斯基的最新表態證明,這些援助從來不是無償的慈善行為,而是精明的商業交易。
美國軍工復合體通過這場戰爭賺得盆滿缽滿,現在還要烏克蘭用最后的家底——礦產資源來買單。
澤連斯基政府終于明白:在國際政治的現實主義游戲中,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烏克蘭將購買包括防空系統和其他急需武器在內的一攬子援助計劃,視為來自華盛頓的潛在安全保障。但這種"安全保障"的代價,可能是烏克蘭的經濟主權和自然資源控制權。
這場交易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小國在大國博弈中往往淪為棋子,而棋子的命運從來不由自己掌控。烏克蘭的遭遇給所有國家上了一課:在國際關系中,任何看似慷慨的援助背后,都標好了價格。
當澤連斯基政府沉浸在西方支持的幻想中時,賬單已經悄然而至。
現在,烏克蘭人民不僅要承受戰爭的痛苦,還要為這場代理人戰爭買單。歷史將證明,把國家命運寄托在他國的"無私援助"上,最終付出的代價往往遠超想象。
澤連斯基的低頭認命,標志著烏克蘭對美關系的重大轉折——從"共同價值觀"的浪漫幻想,回歸到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這或許是烏克蘭在這場殘酷戰爭中學會的最重要一課:在國際政治的叢林里,無利不起早才是永恒的法則。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