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時期的四大野戰軍,是這場戰役中,消滅反動派軍事集團的主要武裝力量。四大野戰軍不僅兵多將廣,同時來自四大野戰軍的成員,日后都成為軍隊建設的骨干力量。
像大家比較熟知的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大將軍,是新中國的首任國防部長,人民軍隊的核心人物,更是一位對中國革命事業做出很大貢獻的開國名將。
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同志,對軍隊的建設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創辦南京軍事學院,為軍隊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軍政干部。與此同時,劉伯承還是解放軍歷史上的五大名將之一,是最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開國元帥。
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文武兼備,軍政皆能,不僅參與領導了,華東地區的解放戰爭,同時還是我國外交事業的開拓者。
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總,對軍隊的建設同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由他領導的四野部隊兵多將廣,是解放戰爭中的主力軍,更是人民軍隊中的頂梁柱。
四大野戰軍的司令員,在新中國成立后都是獲得了元帥軍銜。而野戰軍下轄的兵團司令,有三位是大將軍銜,剩余的基本上都是上將軍銜。而兵團下轄的軍級別的將領,有個別戰績突出的軍長是獲得上將軍銜,剩余的基本上都是中將或者少將軍銜。
然而,在名將輩出的四大野戰軍,有四位比較特殊的軍長,他們都擁有上將的戰功,但卻沒有上將的軍銜。
第一位鄭維山,他是第一野戰軍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
偉大的毛主席曾說: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
從這句話就不難看出,鄭維山的軍事能力,可以與開國上將許世友媲美。
在解放時期,鄭維山一開始是華北戰場上的主力戰將,由他領導的第三縱隊是屬于尖刀,在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新安保等戰役中,表現十分搶眼,為戰斗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等到平津戰役結束后,鄭維山所屬部隊第19兵團被劃歸第一野戰軍。這樣一來,鄭維山又踏入了西北戰場,這已經是他軍旅生涯中,第十次進軍西北,與兄弟部隊共同消滅馬家軍集團,解放大西北。
在新中國成立后,鄭維山迎來了個人軍旅生涯的高光時刻,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職志愿軍第19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協助司令員楊得志參與第五次戰役的指揮。
因在戰斗中表現出色,后被彭大將軍親自點將,代替志愿軍第20兵團司令員一職,組織指揮了秋季和夏季反擊作戰,為抗美援朝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位王近山,他是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第12軍軍長兼第三兵團的副司令員。
王近山可是劉鄧麾下的頭號戰將,他在第二野戰軍的影響力,以及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就好比韓先楚在第四野戰軍的地位及影響。
都知道,四野大軍的王牌軍長韓先楚,李天佑,劉震,黃永勝與洪學智,他們在1955年都是獲得了上將軍銜。而作為二野的頭號王牌軍軍長王近山,不管是立下的戰功,還是對解放事業的貢獻,他都可以與上將媲美。
血戰大別山,掩護主力撤退。襄樊戰役,活捉川軍名將郭勛祺。淮海戰役,一馬當先,突破黃維兵團,消滅最精銳的老虎團。進軍江浙,解放西南。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指揮上甘嶺戰役。
第三位陶勇將軍,他是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第23軍軍長
陶勇將軍和王近山一樣都是各自野戰軍的頭號戰將,王牌軍軍長。在革命戰爭年代,陶勇打出了拼命三郎的稱號,意思就是說:陶勇將軍打仗很拼,有著不懼犧牲的精神。
要知道,在名將輩出的第三野戰軍,陶勇與上將葉飛,還有中將王必成并稱華野三虎,是華東戰場上,個人戰術指揮能力最突出的三位猛將。
當時,華東解放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陳毅司令員手中有三把利劍,陶勇就是其中一把。
由此可見,在解放時期,發生在華東戰場上的重大戰役,都有陶勇將軍的參與,同時也為華東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
第四位梁興初,他是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第47軍的軍長。
相信大家對梁興初將軍都比較熟悉吧!他不僅是第47軍的首任軍長,還是第38軍的軍長。
可能,在解放時期的東北戰場上,由梁興初領導的第47軍不是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一支勁旅。但在遼沈戰役之黑山阻擊戰中,梁興初以一個縱隊的兵力成功阻擋廖耀湘的機械化兵團,為遼西會戰的勝利起到關鍵作用,同時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不過,梁興初軍旅生涯的高光時刻,并不是在解放時期,而是日后的朝鮮戰場上,由他領導的第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成功穿插,切斷敵軍的退路。此舉,為二次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也為他贏得了萬歲軍軍長的稱號。
這四位“無冕上將”雖然未能獲得上將軍銜,但他們的戰功和貢獻卻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