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節目組正式宣布第五季將于4月12日上線,并將在每周六日中午12點通過雙平臺播出,消息一放出,老觀眾的第一反應不是“節目來了”,而是:“鹿晗真的沒回來。”
這一刻,對很多人來說像是一個時代的終點。那個在西雙版納跳舞、在街頭被鄧超“教育”的鹿晗,真的離開了五哈。而《五哈》這檔節目,也悄然完成了從“鐵三角”標志,到“重啟實驗”的轉型。
從第一季到第四季,《五哈》最穩的,是鄧超、陳赫、鹿晗的“父子局”結構。
這三人的化學反應,是節目最穩定的情緒發動機。
但這一次,鹿晗的名字從海報中徹底消失。沒有任何預熱,沒有炒作式“回歸彩蛋”,只留下粉絲在評論區問:“沒有他,還能叫五哈嗎?”
有人說他是因直播風波“被請出”;也有人認為是與關曉彤的感情變動影響行程;還有人覺得,是他開始向演員歌手身份回歸,主動收縮曝光。
圈內人更清楚:鹿晗這兩年的選擇,其實是在主動“降熱度”。在流量的高壓籠罩下,他像是走入了“反向娛樂圈”——不營業、不控評、不回應。
在這個需要“瘋狂輸出存在感”的時代,鹿晗反其道而行,或許才是真正的自由。
過去的五哈,是“明星+旅行”的輕綜藝,重點在于三位熟人的打鬧與陪伴。而第五季,節目明顯放棄了“熟人局”的安穩,轉而走向“瘋人局”的混亂。
敖瑞鵬、利路修、周震南,這三個完全不搭界的人,湊在一起竟然別有一番化學反應:
- 敖瑞鵬:1米85的猛男社恐,被羊嚇得跳腳大叫,活成了“肌肉版馬麗”。
- 利路修:語言不通、情緒穩定、表情管理永遠掉線,純天然“冷幽默”。
- 周震南:走哪摔哪,一副“倒霉蛋”的命格卻自帶笑點和親切感。
這一批新嘉賓不像以往的“明星玩綜藝”,而像是被節目組硬拽進來“過苦日子”的素人。他們身上那種“不那么端著”的氣質,正是老《五哈》迷失的一部分。
很明顯,《五哈5》的方向在變:不再押寶某個大咖、也不再靠CP炒作,而是靠“局面”說話。
比如這次的新疆站,導演組直接開啟“反向旅行”:撿牛糞、擠奶、掃地、唱《最炫民族風》……嘉賓們不再是風景的背景板,而是狼狽生活本身。
這不是什么新創意,但在流量綜藝普遍走向精致、修圖、擺拍的今天,這種“有點糙、有點瘋、甚至有點low”的呈現方式,反倒讓人感覺真實。
圈內人都知道,后流量時代的綜藝如果還停留在“某某回歸、某某營業”,那基本是死路一條。《五哈》選擇的這條“放飛路線”,雖不高大上,卻意外貼地氣。
作為一個從第一季追到現在的觀眾,我其實也有情緒。
看到鹿晗和鄧超在街頭蹲著吃燒烤的視頻,我會回放;看到他在車里崩潰喊“我不想干了”,我會共鳴。
但我們也得承認,那些經典時刻不是誰一個人造出來的,而是他們在那個特定時空下,剛好都沒那么紅、剛好都愿意丟臉、剛好都真心玩了。
今天的綜藝環境不一樣了。人設更脆弱,網絡更敏感,明星更謹慎。《五哈》如果還想靠老三角硬撐,可能比現在更尷尬。
所以,節目組“壯士斷腕”式的改革,看似激進,實則是一種活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