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粟裕,不少人都會想到他在解放戰爭中神仙般的指揮藝術。濟南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隨便一個拎出來都是無數將帥的巔峰之作。在我軍中,能與粟裕不分伯仲的只有四野的林帥,兩人也被合稱為“林粟”。
新中國成立后,粟裕開始籌措解放臺灣的相關事宜,但由于身體的原因導致休養了一段時間。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央派出志愿軍出兵朝鮮,毛主席在確定主帥的人選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粟裕,畢竟粟裕一向擅長大兵團的指揮作戰。
1950年7月7日在召開的國防會議上,確立了以粟裕擔任東北邊防司令的命令。但在這關鍵時刻,粟裕由于身體原因一直沒有沒辦法報到。眼看戰場形勢迫在眉睫,毛主席只得臨陣換將,讓彭老總掛帥出征。
1954年,粟裕被任命為總參謀,因為他過人的軍事才能,粟裕一干就是四年,一直到1958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粟裕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58年,粟裕因為教條主義的批判收到牽連,再加上他之前和彭老總之間有各種誤解,導致粟裕無辜遭受冤屈。彭老總對粟裕總參謀的獨斷專行、四處要權行為非常不滿,在一場軍政大會上,粟裕受到最為嚴重的批判。
在大會眾人的聲討中,粟裕被迫當眾自我批評,要不是有林帥、蕭勁光等人的幫助,粟裕估計連這一關都過不了。但在此事過后,粟裕的職業生涯受到影響,他的職位被一擼到底。最后是毛主席主動為粟裕解圍,他才有了一口喘息的機會。
自此以后,粟裕徹底告別軍政生涯,來到軍事研究院從事教育工作。本以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沒想到在一年后的廬山會議中,彭老總矛頭直指大躍進時期存在的問題,但沒想到他的意見卻受到眾人的反對,這下彭老總直接就地免職撤去國防部長的職位。
都說患難見真情,在彭老總遭遇人生低谷的時候,許多曾經被彭老總罵過的人紛紛站出來對他批判,一些人甚至當面對彭老總做出不禮貌的行為。當時的北京衛戎區副司令更是直接對彭老總動手動腳。
一年前粟裕因為彭老總的原因被扣上帽子,原本的職位也一落千丈,這一切的背后處處有彭老總的原因。如今角色轉換,彭老總成了任人宰割的階下囚,不少人趁著這個機會找上粟裕,要他趁勢向彭老總發動聲討。
粟裕完全可以憑借這次的機會去整治彭老總,有可能的話自己還可以獲得平反。但在關鍵時刻,粟裕卻直接拒絕了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并表示自己不會趁著對方落難而強插一腳。光明磊落的粟裕,自然知道彭老總的良苦用心,他堅信事情終究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