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背刺”中企,或?qū)娦惺栈?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8%BE%BE%E5%B0%94%E6%96%87">達爾文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澳大利亞為什么要這么做?
中美“決勝局”開打,在特朗普政府高調(diào)揮舞“關稅大棒”的緊要關頭,澳大利亞政府再次選擇了“背刺”中企,這次目標直指由中國山東嵐橋集團經(jīng)營的達爾文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公開對外表示,澳政府在努力收回租給中國嵐橋集團的達爾文港,并且澳政府準備采取“一切措施”。這里面的“一切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澳政府與中企之間達成彼此認可的協(xié)議;二是澳政府強制收回達爾文港。從這第二點就不難看出,阿爾巴尼斯政府現(xiàn)在是鐵了心要將達爾文港從中企手中奪走。
其實,關于澳政府有意“收回”達爾文港這件事,早在澳大利亞前莫里森政府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當時澳前政府在撕毀地方政府與中方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協(xié)議后,就把矛頭指向了達爾文港,而他們所打的旗號就是所謂的“安全問題”。說白了,就是借機渲染所謂“中國威脅”。這里先簡單來說說這個達爾文港口,該港口位于澳大利亞大陸西北海岸,2015年,中國嵐橋集團通過競標獲得該港口的經(jīng)營權,澳北領地政府以5.06億澳元,折合成人民幣大約23.5億元的價格將該港口租給了嵐橋集團99年。根據(jù)當時簽訂的租約條款,嵐橋集團需要自費對港口基礎設施進行現(xiàn)代化升級和擴建,建造泊位和卸貨碼頭,并加深港口航道。這10年來,嵐橋集團確實也在該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了不少資金。
阿爾巴尼斯政府上臺后,也曾有意廢除租約,但在對租約條款進行詳細分析后,澳政府又“認為沒有理由以國家安全為由終止租約”。然而,現(xiàn)在澳政府又改口了,之前,他們還給出了一個方案,準備聯(lián)合多家投資機構把租借合約從中企手里再“買”回來。但嵐橋集團這邊已經(jīng)明確表示,達爾文港不會出售。眼見“巧取”不成了,他們就準備進行“強奪”了。難道雙方簽訂的租約是一張廢紙嗎?說反悔就反悔,這就是澳大利亞政府做生意的誠意?
澳政府為什么要這么做?其理由又是什么?按照他們自己給出說法是,擔心嵐橋集團出現(xiàn)“財務問題”。去年11月,澳政府還曾向嵐橋集團發(fā)出信函,詢問其財務責任,“要求其詳述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背后的原因顯然不是這樣。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中美全面博弈的大背景下,能讓澳政府的態(tài)度一變再變,自然是與美國有關了。由于達爾文港距離美軍在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不遠,在這之前,美國方面就曾告知澳大利亞,他們對中國公司在美國海軍所用軍事基地附近存在表示“擔憂”。眼下,特朗普政府又在對世界各國揮舞“關稅大棒”,澳大利亞也同樣遭受關稅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自己的盟友,澳大利亞自然要有所表現(xiàn)。一旦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打下來,澳大利亞必定扛不住,所以在這個時候?qū)χ袊l(fā)難,明顯有討好美國的成分。換句話說,關于達爾文港的“爭奪戰(zhàn)”,看似澳政府與中企之間的較量,實際上卻是中美之間的交鋒。對于澳大利亞準備強行收回達爾文港這件事,我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曾明確敦促澳政府兩點:第一,切實為中國企業(yè)在澳的投資運營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第二,不要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不要把正常的商業(yè)合作政治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