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一場以“愛與歡樂”為名的成長日活動在楊浦區長白228街坊黨群服務中心小劇場溫馨上演。這不僅是“尋跡人民城市”楊浦城市講述專場活動的一環,也為2025國際少兒語言藝術大賽大師培訓會注入了別樣活力。
活動匯聚了來自社區的小小志愿者、家長、學校師生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見證了青少年在參與城市敘事、傳承歷史文脈、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中的蓬勃朝氣與閃亮風采。長白228街坊,這片承載著上海“兩萬戶”工人新村最后歷史記憶的土地,正通過一代代人的講述,煥發出溫暖人心的底色與耀眼奪目的亮色。
尋跡人民城市
小小講述者點亮長白記憶
“尋跡人民城市”楊浦城市講述志愿項目,作為上海市級的講述志愿服務示范項目,旨在打造一個有溫度、有深度、有品牌故事的城區敘事平臺,實現“人民城市志愿服務,楊浦故事有我來講”的美好愿景。
而長白228街坊,無疑是承載和講述楊浦故事的最佳載體之一。它不僅是上海市城市更新的示范項目、15分鐘生活圈的核心節點,更濃縮了上海工人新村從崢嶸歲月到蝶變新生的70年歷史脈搏。
活動當天,小小志愿者們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角。小小志愿者傅裕恒同學,作為在長白長大的“長三代”,分享了他眼中《長白228街坊——從舊時光到新生活的奇妙旅程》,講述了爺爺奶奶口中的熱鬧街坊、自己記憶里的老弄堂,以及親歷舊區改造后的驚喜變化,展現了個人成長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
來自翔殷路小學的李恩宇同學,作為長白新村228街坊展覽館的小講解員,深情分享了《我和長白的故事》。
他在由“二萬戶”老工房改造而成的展館里,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從解放前工人棚戶區的苦難,到解放后勞模王師傅分到新房鑰匙時激動得顫抖的雙手;從承載集體記憶的“工人文化宮”投影,到象征時代印記的“三轉一響”老物件;再到“舊區蝶變”展區中新舊對比的影像和那面記錄居民生命軌跡的照片墻。
孩子們用童稚的語言,打撈起歷史褶皺中的記憶,傳遞著城市變遷的溫度。
新時代少年
以才藝傳承城市文脈
現場,小熒星五角場旗艦校民舞社團帶來的《鴻雁》舞蹈,點燃歡樂氛圍。隨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演出與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成長。
楊浦公安分局的警官姐姐帶領大家學習反詐口訣、巧手折疊反詐愛心,寓教于樂,提升孩子們的防范意識。楊浦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姐姐,則組織了“法治小達人問答派對”,通過有趣的游戲闖關形式普及法律知識。
活動為首批參與項目的小小志愿者們頒發了紀念證書,肯定了他們在講述城市故事中的積極貢獻。現場還組織了全體參與者跟隨音樂舞動,共同向快樂出發,將愛與歡樂的氣氛傳遞給每一個人。
凝聚社會力量
共創“人民城市”
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組織化的建設和多方力量的協同。
活動為“尋跡人民城市”楊浦城市講述長白228小小志愿者講述服務隊授旗。未來,孩子們將在城市講述中積極表現自我,做出更多貢獻。現場還發布了長白228小小志愿者招募令,邀請更多青少年加入到講述楊浦故事、服務人民城市的行列中來。
活動不僅是小小志愿者的成長日,也是凝聚社會力量、共創“人民城市”的重要平臺。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上海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小熒星五角場旗艦校以及上海愛樂孩子王實業有限公司,因其在推動城市講述志愿服務中的積極貢獻,被正式授予“尋跡人民城市”楊浦城市講述志愿服務共創合伙人證書。未來,將有更多專業力量和社會資源,繼續匯入楊浦城市講述的潮流。
此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學習交流的平臺,更通過生動實踐,將人民城市理念播撒進年輕一代的心田。隨著越來越多小小志愿者的加入和社會各界的協力同心,“尋跡人民城市”的故事必將更加精彩,楊浦“人民城市”的畫卷也將在共同描繪下愈發絢爛。
文字丨沈瑩
圖片丨沈瑩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