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樞紐船閘大修后9天疏解500艘積壓船舶
4月13日滯留船舶恢復正常通航
“4月13日下午,湘江長沙綜合樞紐二線船閘2025年大修工程圓滿收官,已恢復雙向通航第9天,該船閘全體領導和工作人員才松了口氣,因檢修期間上下水累計積壓的500余艘船舶疏解過閘,一切為了船方,才進入檢修前的暢通狀態。”該船閘負責人轉憂為喜地說。
為確保該船閘安全運行,提升通航效率,根據《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關于〈長沙綜合樞紐雙線船閘檢修計劃〉的批復意見》,長沙市湘江樞紐辦于2025年3月7日至4月6日對二線船閘進行停航檢修。為急運輸需要之所急,4月4日23時58分恢復通航。
今年遇船閘下游持久水位逐步下降的不利情況,又正逢4月11日至12日歷年少有的雷暴大風來襲不利因素,導致快速疏解帶來一定影響。該市樞紐辦采取以“雙線協同、三效聯動”模式,在復航后72小時內實現待閘船舶數量減半,9天內基本完成積壓船舶疏解,單日最高過閘量達174艘次。檢修期間,針對電煤、糧食等重點物資,開通“即到即檢”優先過閘通道,累計保障華菱湘鋼、湘潭電廠等企業的100余艘次重點船舶優先過閘,物資運輸時效提高40%。
由于二線船閘檢修期間,因“二線歸一”運營,壩上、下共滯留500余艘船舶 。市樞紐辦從船閘停航檢修起,通過完善船閘輸水設備、調整充泄水方式等措施,提升船閘運行效率。科學優化調度方案,一改往日固定調度模式,根據船舶類型、貨物緊急程度等因素,優化排檔,靈活制定調度計劃。優先保障集裝箱,電煤、糧食、鐵礦石等重點企業和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材料運輸船舶快速過閘,確保企業生產鏈穩定。同時,借助智能化船閘調度系統,實時監控船舶動態,精準安排重點物資過閘順序,使每一次閘室利用都達到最大化,減少船舶等待時間。
圖為湘江長沙樞紐下游待航錨地滯留船舶疏通的場景。
該樞紐4月4日深夜二線船閘提前檢修完成恢復通航后,將疏通滯留船舶作為重中之重,確保船閘上下滯留船舶基本疏通,進入正常通航狀態。
圖為湘江長沙樞紐船閘壩下貨運船舶有序駛進雙向船閘。
(胡富君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