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紹興這座千年古城,一磚一瓦皆藏著歲月故事,一食一味俱承載著深厚文化。4月12日,由尋寶記紹興菜和八佰伴商場共同發起的“越味相傳·妙手藏鮮”親子非遺研學活動溫情上演。數十組家庭齊聚尋寶記八佰伴店,通過親手制作紹興小籠,觸摸非遺技藝的匠心脈絡,在親子協作中書寫傳統文化的傳承新篇。
以“紹興小籠”窺見大文化
一褶一捏皆是千年越味
活動伊始,中國烹飪大師、浙江烹飪名師、紹興工匠、尋寶記出品總監錢建祥大師身著傳統廚師服,以“紹興小籠包”為引,帶領眾人穿越千年時光:“從南宋‘灌湯包子’的雛形,到清末紹興街巷的煙火小吃,再到如今享譽全國的美食名片,小籠包的每一道褶,都藏著紹興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匠心的堅守。”
制作演示環節,錢建祥手指翻飛,面皮輕盈旋轉,再配上精心調制的餡料,眨眼間,一個個精致的紹興小籠便呈現在眾人眼前。“這褶子,不僅關乎小籠包的美觀,更是鎖住美味口感的關鍵。”錢建祥的傳授讓大家對紹興小籠的制作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孩子們圍在錢建祥身邊,目不轉睛地觀察著每一個動作,家長們則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
親子共制小籠包
指尖傳承中播種文化自信
當實踐環節正式開始,孩子們系上圍裙、戴上廚師帽,化身“小小非遺傳承人”。包餡、捏褶……看似簡單的步驟,實則需要手眼協調與耐心。孩子們雖顯稚嫩,卻飽含熱情,在家長的協作下,一個個細心收口,努力捏著褶子,在童言稚語與家長的歡聲笑語交織下,溫馨的氛圍如春日暖陽,灑滿八佰伴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學會了做小籠包,回家要不要給爺爺奶奶露一手?”錢建祥話音未落,孩子們已興奮點頭:“我要做給奶奶吃!”家長們輕拍孩子肩膀,笑著鼓勵:“褶子捏得真漂亮,周末全家一起包!”此刻,稚嫩的小手不僅捏出了小籠包,更讓非遺文化在親子互動中悄然生根——技藝帶回家,傳承帶向未來。
投票環節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化身“美食評審”,鄭重投出代表自己心意的一票。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三位“小小匠人”憑借技藝摘得獎牌。手捧獎牌的笑容里,是文化自信的萌芽,更是傳承使命的啟程。
紹興飲食文化的當代表達
是一座城與一個品牌的共情共振
作為紹興非遺美食的守護者,尋寶記紹興菜始終致力于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自2018年啟動親子系列活動以來,已成功舉辦38期活動,累計覆蓋數百組家庭。尋寶記品牌負責人表示:“非遺不是博物館的展品,而是融入生活的溫度。當孩子們捏出人生第一個小籠包時,他們觸碰的是紹興人‘慢工出細活’的哲學,是‘敬物惜食’的美學,更是文化血脈的代際延續。”
一場研學,讓非遺技藝可觸可感;一籠包子,讓城市文化有味有魂。尋寶記以美食為媒,讓千年越味在童稚指尖重生,更讓“匠人精神”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紐帶。未來,尋寶記將繼續深耕非遺活化之路,讓紹興味道歷久彌新,讓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