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李經理來了。”
1960年冬的北京格外寒冷,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東交民巷,開國上將李克農敲響了韓練成家的門。
隨著汪萍的話音剛落,李克農穿著軍大衣就進到里屋,這是為數不多見到汪萍的時候。
飯桌上他感嘆地笑道:“七哥,沒想到七嫂更是深藏不露啊。”
同樣地,妻子那一聲“李經理”,也把韓練成的思緒拉回了從前。
“李經理”之所以能勾起他們的回憶,實際上這是李克農和韓練成夫婦之間執行任務時的接頭暗號。
李克農對于韓練成夫婦是十分敬重的,特別是這位“七嫂”,不僅是國軍將領夫人,更是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的“后勤部長”。
汪萍出生于南京官宦世家,父親汪懋祖曾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她自幼接受新式教育,思想先進,還擅長琴棋書畫,多才多藝。
1938年的重慶正籠罩在抗日戰爭硝煙中,韓練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70師師長,在一次偶然的社交場合里邂逅了年輕貌美的汪萍。
這位出身書香門第的女子談吐優雅,為人機敏,很快引起了韓練成的注意。
此時的韓練成名義上是國民黨軍的將領,實際上早就在從事中共隱蔽戰線工作,二人通過交談發現志同道合,很快就在一起了,汪萍也隨韓練成加入了情報工作。
婚后,汪萍以 “官太太” 身份周旋于國民黨軍政要員的社交圈。
由于她精通英語、法語,擅長交際,很快成為重慶上層社會的名媛,汪萍為人聰慧,又懂得隨機應變,幫助八路軍獲得了許多極為重要的情報。
在南京淪陷前,汪萍每周三都會在自家公館舉辦所謂“太太沙龍”,邀請軍統、中統高級官員眷屬參加。
通過觀察賓客的袖口繡線顏色,甚至是領針款式,她都能精準判斷其丈夫的職級與近期風吹草動。
人人都知道汪萍有一手好廚藝,做得一手好菜,更是精通各類糕點,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這些糕點中早已經暗藏情報,且幾乎很難被人發現和注意。
正所謂“大隱隱于市”,很多時候情報工作更需要懂得隱藏的智慧,或許一個不起眼的路人、家庭主婦,都有多重身份。
真正的英雄未必身著軍裝,這也是當時情報工作的精髓所在。
不僅如此,汪萍膽大心細,展現出驚人的應變能力。
1948年韓練成調任甘肅省保安副司令,因策動西北馬家軍起義不小心暴露身份,此時已經到生死危機的關頭,國民黨特務已掌握證據,準備實施抓捕。
汪萍利用與葉母的關系,偽造了一封葉秀峰的親筆信,聲稱韓練成是中統 “特別行動組” 成員,正在執行秘密任務。
當時這封信不僅騙過了甘肅當局,還讓特務頭子毛人鳳親自致電蘭州,要求全力配合韓將軍工作。
與此同時,汪萍安排交通員將韓練成化裝成國民黨軍官,通過葉母提供的通行證,經西安輾轉抵達香港。
這驚心動魄的四十天,汪萍每天都在刀尖上行走,其膽略與智慧令人嘆服。
這位被稱為“七嫂”的女性,在革命戰爭年代默默奉獻,其功績絲毫不亞于前線將士。
眾所周知,李克農是當時情報工作的核心人物,同樣地,韓練成回憶起與李克農共事的歲月,也總是說李克農是“隱形人”。
而在烽火連天的歲月中,汪萍更是默默成為李克農最堅實的后盾。
作為情報戰線上的關鍵聯絡人,李克農輾轉各地時,韓家始終是他的隱秘驛站,汪萍不僅暗中為其籌措活動經費,更積極地運用自身關系為李克農精心安排安全的落腳點。
“李經理”、“七嫂” 這兩個獨特的稱謂成為他們特定的暗號,李克農與韓練成夫婦之間更是早已建立了可托生死的革命情誼。
他們互相支持、彼此信任,是在特殊時期為了共同事業而緊密團結的偉大精神。
汪萍的一生,是中國隱蔽戰線無名英雄的縮影,她以柔弱之軀,用智慧與勇氣,為革命事業保駕護航。
李克農那句 “深藏不露”,既是對汪萍的最高贊譽,也是對所有隱蔽戰線工作者的致敬。
歷史不會忘記這些無名英雄,他們的功績將永遠鐫刻在民族復興的豐碑上。
參考資料:
《韓練成:為革命立奇功的“隱形將軍”》,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0年09月28日
《韓練成之子:父親“隱形人”之稱最早源自李克農》北京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