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實踐“聚集地”
點亮“文明燈塔”
岑溪市人民法院盤活用好各級各類資源,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聚民心、暖人心、樹新風”的浸潤功能,將文明實踐與司法服務相融合,以接地氣的主題法治宣講,有溫度、有深度的法治服務,讓實踐“聚集地”賦能文明實踐、點亮“文明燈塔”,在為民服務中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推動社會風尚向上向善。
點亮法治燈塔
讓“未來”不迷航
3月21日,法官朱穎走進水汶鎮華僑中學。她精心挑選一個個具有警示意義的真實案例,為學生們講解校園欺凌、網絡詐騙及未成年人保護等緊密關聯他們日常生活與成長的法律知識。朱穎通過還原欺凌場景中的細節,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其對受害者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以及實施者需承擔的法律后果;結合不斷翻新的詐騙手段,如虛假中獎信息、網絡交友騙局等,教會學生們如何識別與防范各類騙局。
“如果在學校有人故意找茬欺負我,我該怎么用法律保護自己?”朱穎耐心細致地解答,從及時告知老師、家長,到留存證據,再到如何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等,給出全面且實用的建議,用法治護航青少年成長之路。
傳承雷鋒精神
點亮文明燈塔
岑溪市法院立足本職主動服務,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多舉措增強文明建設實效:在全市各鄉鎮設立“微法庭”“微課堂”,巡回審判、“法律七進”滿足群眾學法需求,圍繞群眾普遍涉及、高度關注的征地拆遷、電信詐騙、鄰里糾紛、婚姻家庭、贍養繼承等領域以案釋法,提升基層法治水平。
三月,“學雷鋒我行動”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周拉開序幕。岑溪市法院干警化身“法治雷鋒”,深入鄉村和校園,開展普法宣講、法律咨詢、慰問幫扶等系列活動,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
在糯垌鎮古河村,青年法官開設“法律課堂”,用案例解析民法典;在獨居老人家中,干警送上生活物資,送上春日關懷;在村文體中心,文藝小分隊精彩演出,讓村民朋友們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
一場場暖心行動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與法治力量交織,繪就岑溪法院司法為民的溫情底色。
宣傳進村入戶
引導學法用法
3月26日,岑溪市法院百姓宣講志愿服務隊志愿者身著民族服飾,走進糯垌鎮綠云村,開展別開生面的普法宣傳活動。干警們用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語言,結合“三月三”的節日氛圍,為群眾講解法律知識,耐心解答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法律疑惑,同時發放涵蓋婚姻家庭、勞動糾紛處理等與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法律宣傳手冊。還用山歌對唱的方式將民法典的要點編成歌詞,讓群眾在欣賞美妙歌聲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學習法律知識。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