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發現挨著歸南漢墓院子的鐵門被卸了下來,可卻沒有丟東西?想到剛剛看見漢墓附近有三個形跡可疑的陌生男子,村民立刻報了警——
盜墓團伙用玉米地作掩護
犯罪分子使用的作案工具。
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綿延不絕的歷史文脈,豐富的古墓葬資源更是其歷史沉淀的見證。然而,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卻引來了一些不法之徒的覬覦,他們妄圖通過盜挖古墓實現一夜暴富。
近日,由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董某等9人盜掘古墓葬案,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董某等9名被告人因犯盜掘古墓葬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各并處罰金。目前,刑事訴訟部分的罰金已全部上繳,修復工程費用及設計費已交付。
歸南漢墓被盜,村民報警
此次被盜掘的歸南漢墓位于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雙乳山村,是長清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盡管因年代久遠,墓主人身份難以確定,但它對于研究漢代墓葬形制、喪葬習俗以及地域歷史淵源,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2023年8月31日下午,村民小吳和妻子在歸南漢墓附近發現了三個形跡可疑的陌生男子。這幾人站在墓葬旁,似乎在激烈爭論,身旁還堆放著濕潤的新土。小吳回憶道:“我在漢墓附近承包了一片地,有個院子緊挨著古墓冢的封土層,平常都用鐵門鎖著,外人進不去。可那天下午3點多,我發現鐵門被卸了下來,擔心院子里的東西被盜,就和妻子趕緊去查看,發現漢墓冢被挖了一個洞,旁邊的土是新的。他們闖進院子卻不偷東西,很可能是來盜墓的!”小吳夫婦回家后,立刻選擇了報警。
濟南市公安局長清分局于2023年8月31日對該案立案偵查,并成立了歸南漢墓被盜掘案專案組。通過查看分析盜洞大小及周邊散落的泥土,民警初步確定該案為團伙作案,并且犯罪嫌疑人應該是最近幾天才開始挖掘的。
辦案民警進行實地勘探后發現,古墓葬地處偏僻,距離最近的村莊也有幾百米,而墓葬附近恰巧有一片茂盛的玉米地。民警推測犯罪嫌疑人利用漢墓四周玉米地作掩護進出作案現場,白天挖洞的可能性極大。
專案組立即調取周邊監控視頻,鎖定了視頻中一藍一白兩輛面包車為涉案車輛。2023年9月2日,經過連夜追緝,專案組先后在臨沂市蘭陵縣和濟南市長清區抓獲董某、胡某杰、侯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并繳獲洛陽鏟、望遠鏡、頭燈、洋鎬等作案工具。
三人一拍即合,拉人成立盜墓團伙
2023年4月,董某在濟南某民營建筑公司務工時結識了有盜墓前科、剛出獄的徐某。彼時,身負債務的董某心中頓生邪念,徐某又聯系在獄中相識的胡某杰,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干一票“大買賣”來償還債務。
此后一個月,徐某找來幾個盜墓“老手”,董某和胡某杰負責籌備盜掘所需的資金和路費。但他們知道,即便挖到寶物,變現也是個難題,團伙需要有更專業的“人才”。于是,徐某想到了老相識時某,此人對文物行當頗為熟悉,還有古董倒賣渠道。徐某向董某、胡某杰引薦了時某,表示挖到寶貝可通過他轉手。
同年8月,胡某杰帶來“好消息”:時某為團伙拉到了投資人侯某。一周后,四人碰頭,正式組建盜墓團伙。
碰面時,時某提出投資人侯某要分得盜墓所得的兩成。董某心里不滿,提出疑問,胡某杰勸說董某:“徐哥也說過,這是行規。”最終,四人達成一致:盜墓所得財物分成11份,算上找來的“技術人員”共9人,前期出資的胡某杰、侯某各占兩份,其余每人一份。分贓方案確定后,盜墓團伙正式行動。經過多次實地查看與內部商議,他們將目標鎖定為歸南漢墓。
2023年8月29日上午,該團伙用面包車將洛陽鏟、鼓風機、對講機、旋耕犁頭等設備運至現場,又用另一輛面包車將成員拉到目的地,正式開始盜掘。董某和侯某在附近河邊釣魚放哨,其余7人在現場架好滑輪、鼓風機等設備,手持洛陽鏟在中心位置向下挖掘盜洞。
第三天下午三點多,侯某發現小吳夫妻,意識到情況不妙,團伙迅速撤離。
不久后,警方趕到現場,發現盜掘現場已空無一人。民警及長清區文化旅游局文物保護隊工作人員經現場勘驗發現,盜洞開口被木板遮蓋,上面用土掩埋,好在發現及時,盜墓團伙并未挖到歸南漢墓主墓室。
法網恢恢,盜墓團伙落網受審
2024年2月7日,長清區公安分局將該院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辦案檢察官查明,該犯罪團伙成員多經熟人介紹入伙,層級分明、分工明確、行為模式固定,以董某、侯某、胡某杰為首要分子,其余6人為一般成員。檢察官經實地查看發現,董某等人開挖的豎穴盜洞對歸南漢墓造成嚴重損毀,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長清區檢察院與區文化和旅游局多次磋商,就墓葬修復達成一致。2024年8月20日,該院對董某等9人提起公訴,指控其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24年10月26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董某等9名被告人當庭認罪。12月2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9名被告人均需承擔刑事責任與民事侵權賠償責任。刑事方面,根據情節輕重,法院以盜掘古墓葬罪分別判處9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二年,部分適用緩刑,各并處罰金1萬元至5000元。民事方面,9名被告需支付修復工程費用及設計費共計5.2萬元,并在濟南市主流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一審宣判后,被告人均提出上訴。近日,濟南市中級法院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