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鄧軍 編輯/趙乾坤】
據《經濟學人》最新報道,“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中文譯為‘讓美國再次偉大’)重建常春藤盟校”計劃,可能會對美國高等教育、創新、經濟增長等產生可怕后果。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通過聯邦撥款對美國高校進行報復:因批評政府,普林斯頓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遭遇了超過10億美元的撥款凍結或取消;同時,因公開譴責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部分外國學生也被逮捕。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數據統計,特朗普政府目前已取消了88所高校至少529名學生、教職員工和研究人員的簽證,以此作為實施大規模驅逐行動的一部分。
當地時間4月14日,冒著90億美元的聯邦合同和撥款被取消的風險,哈佛大學拒絕了特朗普政府對其提出的“整改”要求。美國《紐約時報》指出,這讓哈佛成為第一所直接拒絕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大學。
報道稱,其他大學也在反擊特朗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干預。
美國大學歷來依賴來自全球的優秀學子和學者來保持競爭力,一旦國際聲譽受損、人才流失,是否意味著自損長遠利益?
特朗普政府向美國高校發動“戰爭”
常春藤盟校,是由美國七所大學和一所學院組成的高校聯盟。這八所大學代表著美國一流的教育水平,它們致力于學術研究,并培養出眾多科學家、政界領袖和商業巨子。
《經濟學人》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要推翻“舊秩序”,僅僅提高關稅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控并重塑文化的核心機構。在美國,這意味著要奪取常春藤聯盟大學的控制權,因為這些大學在塑造精英階層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024年春季以來,美國多所高校爆發大規模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抗議活動,其中哥倫比亞大學成為抗議中心之一。特朗普政府因此對高校采取了包括凍結資金、遣返留學生等一系列強硬措施。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 視覺中國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官網公布的2024-2025學年數據,哥倫比亞大學共有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 23914名國際學生以及3181位訪問學者。
哈利勒(曾參加反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抗議活動的哥倫比亞大學巴勒斯坦裔研究生)被捕和其他外籍人士遭拘留的消息傳出后,不少在美留學生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危和前途。
哥倫比亞大學前校長李·博林格(Lee Bollinger)稱,他聽聞“許多人才因為恐懼而不再來美國留學”,許多學校的國際學生申請量明顯下降。這一趨勢將直接沖擊大學的財政收入和學術環境的多元化。他警告稱,這是對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最嚴重的侵犯”。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言論自由、隱私與技術項目主任本·維茲納在一封措辭嚴厲的聲明中指出:聯邦政府試圖以“國家安全”為名,對具有深厚美國社會根基的人士實施驅逐并吊銷綠卡,僅僅因其政治立場與當局相左,這種行徑已構成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公然踐踏。
屈從還是抗爭?美國大學陷入兩難困境
特朗普政府對高校的高壓措施引發了多層面的沖擊和反應。對于美國大學而言,其不僅要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還要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2025年3月7日,由美國司法部、教育部等機構組成的打擊反猶主義聯合工作組表示,由于哥倫比亞大學未能抑制校園內的反猶主義,將撤回針對該校發放的4億美元聯邦資金。政府官員還警告稱,這些行動只是開始,并表示將采取更多懲罰性措施。
據美國《紐約時報》4月9日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單獨點名哈佛大學等7所美國高校,宣布這些大學的經費可能遭到削減,另有數十所大學遭到審查。
其中,美國西北大學可能被削減7.9億美元,布朗大學可能損失5.1億美元,康奈爾大學面臨至少10億美元削減,哈佛大學可能損失90億美元,普林斯頓大學有2.1億美元被削減,哥倫比亞大學被取消了4億美元撥款和合同,賓夕法尼亞大學被暫停了1.75億美元資金。
《紐約時報》指出,目前特朗普政府已撤回或威脅要撤回的資金總額,已超過1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都與哈佛大學及其附屬機構有關。
此外,在數十所遭到審查的美國大學中,大部分焦點都集中在特朗普政府重點關注的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西北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明尼蘇達大學和南加州大學。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壓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同意對特朗普作出讓步,從而就4億美元撥款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這引起美國一些教育界人士的恐慌。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L. Eisgruber)稱:“學術自由是大學的基本原則,這必須得到保護。因此,我對大學在這方面作出讓步表示擔憂。我認為,一旦你作出讓步,就很難不再次讓步。”
哈佛大學和查爾斯河 視覺中國
與哥倫比亞大學“低頭”相反,哈佛大學拒絕特朗普“整改”要求。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當地時間4月14日在一封聲明中寫道,政府的指示超越了聯邦政府的權力。它侵犯了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哈佛大學的權利,也超出了《1964年民權法》第六章賦予政府的法定權限。任何政府——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不應該規定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么課程、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學生、以及可以從事哪些領域的探索和研究。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爾斯·埃利斯·舒默(Charles Ellis Schumer)認為,哈佛大學的抵制“是正確的”。舒默對美聯社回應稱,“特朗普政府對大學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旨在破壞甚至摧毀這些至關重要的機構。”
為了應對特朗普政府的相關舉措,一些美國高校開始采取“自救計劃”。
如哈佛大學凍結招聘并采取發行應稅債券、評估“推進學術和研究優先事項”所需的資源等財政緊縮措施,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薩莉·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下令凍結部分崗位的招聘,普林斯頓大學考慮在本月晚些時候出售約3.2億美元應稅債券。哈佛大學7日也表示,有意發行7.5億美元應稅債券。
報道指出,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規模堪比石油資源豐富的阿曼蘇丹國的主權財富基金,這筆財富理應“買來一些勇氣”。但其他高校卻未必如此幸運——它們既缺乏同等的財力,又同樣依賴政府的研究資金。一旦連常春藤盟校都難以抵御政治壓力的“重拳”,那么那些公立大學,又何以自保?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