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海桐苑等多個小區居民向“新民幫儂忙”反映,自家小區緊鄰龍陽路交通樞紐。雖說這里匯聚了多條軌交線路,換乘便利,可日常通往“超級大站”的路卻“充滿艱辛”,特殊群體的無障礙出行更是難上加難。
真的是走走走煞人……
他們急切呼吁相關部門盡快采取措施,改善周邊交通狀況。
五線大匯集
出行卻不便
龍陽路交通樞紐位于龍陽路與白楊路交叉區域,作為上海獨一無二的五線換乘軌交超級樞紐,它集軌交2號線、7號線、16號線、18號線和磁浮線于一身。然而,周邊居民面對這一超級樞紐,反倒面臨諸多困擾。
海桐苑居民張先生無奈地告訴幫忙君,以龍陽路和白楊路為軸劃分成4片區域,其中龍陽路交通樞紐斜對面西北角的居民區出行最為不便。這一區域聚集了環龍新紀園、海桐苑、櫻花苑等眾多居民小區,居民數量眾多,軌交通勤需求極大。但前往龍陽路站換乘時,卻只有一條路可走,通行效率極低。
我們去乘軌交,只能走白楊路人行橫道,等待時間漫長,高峰期人車爭道,混亂不堪,安全隱患十分突出。
張先生向幫忙君提供了他長期觀察所得的兩個數據:行人過街平均需等待2個紅燈周期,約110秒;該路口早高峰右轉車流量高達900輛/小時。
幫忙君在現場看到,龍陽路交通樞紐位于龍陽路以南、白楊路以東,各大地鐵出入口主要集中在龍陽路南面。而龍陽路上方的內環高架路將空間南北割裂,僅地面交通可供通行,沒有其他空中或地下通道來分流。
對于樞紐斜對面的海桐苑等小區而言,最近的軌交出入口是位于龍陽路北面的8號口,該入口直達7號線。居民若要從這里進站,首先得走到白楊路龍陽路的路口,通過白楊路人行道過馬路,再前行約百米才能到達。幫忙君實地體驗,由于龍陽路和白楊路均為主干道,車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交通信號燈設置也較為復雜,此處白楊路人行道綠燈間隔時間長達2分鐘(120秒),一旦錯過,確實要等待許久。而且,從龍陽路右轉進入白楊路的車輛絡繹不絕,由于右轉不受紅綠燈限制,常常截斷人行道,擠占行人過馬路的時間,高峰期人車爭道的亂象頻發,進一步加劇了路口的擁堵狀況。
倘若不走8號口,想要乘坐16、18號線或者磁懸浮,還需要從龍陽路上過馬路走到對面。而更寬闊的龍陽路采用的是二段式過馬路方式,需要通過兩個紅綠燈,通行時間又得花費約2分鐘。
白楊路人行道綠燈間隔時間長達120秒
龍陽路人行道二段式過馬路比較漫長
無障礙通道
根本走不通
除了地面交通受限,無障礙通行更是困難重重。據居民們講述,花木片區老年人較多,但龍陽路交通樞紐的無障礙設施極不完善,不僅缺乏標識引導,使用起來也障礙重重,特殊群體前往地鐵站可謂“舉步維艱”。
幫忙君調查發現,若乘坐輪椅出行,穿過白楊路人行道到達最近的8號口,一路上都沒有看到相關無障礙設施的標識和提醒。好不容易抵達8號口,從此處進入地鐵站,卻要先下兩段共28級的臺階,然后到達穿過龍陽路的地下通道,此處又要走下一段18級的臺階才能抵達站廳層,即便只是攜帶一個行李箱都異常艱難,更不用說輪椅通行了。
那么,是否有無障礙電梯可供通行呢?幫忙君走到最近的8號口,在入口處才找到一張無障礙電梯引導圖。圖中顯示,20多個地鐵出入口僅有4部無障礙電梯,最近的一部位于馬路對面7號口的旁邊。要想到達對面,還得再回到路口,等待兩次綠燈穿過龍陽路人行道,再向東前行約百米才能抵達。
信息顯示20多個地鐵口僅4部無障礙電梯
幫忙君在向東前行尋找的過程中,依次經過地鐵2號口和7號口。然而,讓人驚訝的是,這里人行道與地鐵口之間的通道均設置了鐵欄桿進行隔離,間隙狹小,僅容行人通行,輪椅車與嬰兒車根本無法通過。繼續前行,好不容易看到位于龍陽廣場上的無障礙電梯,卻發現通往電梯的入口也被鐵欄桿和石墩隔離,根本“可望而不可及”。幫忙君穿過“重重障礙”走到無障礙電梯前,看到墻上貼著一則“友情提示”:需使用無障礙電梯的乘客請撥打電話聯系。
這么大一個交通樞紐,只有三四部無障礙電梯,不僅位置難找,還有種種阻礙,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人行道通往地鐵口通道有鐵欄桿阻擋
無障礙電梯使用需電話聯系
日常借助輪椅出行的胡老伯直言,龍陽路這里的無障礙設施實在太差,給特殊人群的出行造成了諸多不便,希望能盡快得到改善。
多方在呼吁
經驗可借鑒
實際上,盡快改善龍陽路交通樞紐周邊的通行狀況,不僅是周邊居民的強烈心聲,也引起了政協委員的關注。
在今年上海兩會上,黃少星和王潔兩位委員提交了《完善上海軌道交通龍陽路樞紐綜合交通體系的提案》。提案指出,龍陽路樞紐站由于設計原因,每條線路的站臺獨立,換乘通道復雜,樞紐站磁浮、地鐵與其他交通方式之間換乘銜接不便捷,存在換乘距離太遠、換乘標識不清、缺乏無障礙設施等問題。此外,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突出,非法客運問題由來已久,導致附近經常交通堵塞。
對于改善建議,黃少星等委員認為,交通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龍陽路樞紐站的規劃、設施和運營管理,針對換乘距離較遠、標識不清等問題進行優化,在換乘通道中增設扶梯、電梯等垂直交通設施。
居民代表也表示,可以通過增設交通節點的方式,提升樞紐整體的通行效率,比如擴建地鐵口、建設地下通道、搭建跨街連廊等,建立立體的步行系統,打通各個堵點。還可以借鑒同樣是超級換乘樞紐的世紀大道站的做法,通過站廳改造、打通地下通道、增設無障礙電梯等措施,提升市民過街的便捷性。
龍陽路交通樞紐的交通狀況究竟能否得到改善?周邊居民何時才能不再“通行難”?幫忙君將繼續關注。
幫儂忙工作室
策劃 | 錢俊毅
文字 | 李曉明
攝影 | 李曉明
編輯 | 錢俊毅 姚儲杰
編校 | 楊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