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文小說連載之四十一
在羅家坪村,這兩天一直瘋傳著一條令人唏噓的消息:那個總把“單挑”掛在嘴邊當口頭禪的羅兵,死了。
據說,羅兵和人單挑時,被對方用鋼管擊中后腦,送醫院搶救無效,最終撒手人寰。
說起羅兵,在羅家坪村,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到三十歲,身材高大彪悍,動作敏捷,孔武有力,脾氣還十分暴躁。
他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彩得如同一部傳奇小說。少年時,他癡迷于練武,一招一式都練得有模有樣;青年時,他投身軍營,在部隊里摸爬滾打,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后來外出打工,卻因一時沖動犯了錯,進了監獄。
仗著這些“資源優勢”,羅兵無論走到哪里,都愛跟人逞雄斗狠。遇到不服氣的人,他動不動就把“單挑”掛在嘴邊,仿佛這簡單的兩個字就是他的尚方寶劍。
一方面,他是想嚇唬對方。俗話說,打退不如嚇退,很多人不想惹事,被他這么一嚇唬,擔心搞出人命來,到時候雙方都收不了場,也就只能忍氣吞聲。
另一方面,要是遇到嚇不退的主,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抱以幾記老拳。憑借著自身的爆發力和快動作,迅速將對方干趴在地。久而久之,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仿佛成了村里不可一世的“英雄”。
然而,這次讓羅兵“翻船”的,是一個比他更厲害的對手。
兩人都在深圳一家大公司當保安。對方同樣是當兵出身,年輕時還在少林寺練過幾年武藝。退伍后,他還干過幾年私人保鏢,實力不容小覷,絕不在羅兵之下。
那天,因為一點小事,兩人起了爭執。一開始,只是互相對罵幾句,可羅兵一句句“單挑”的叫囂,徹底把對方惹毛了。對方隨手撿起一根廢棄的短鋼管,看都沒看,就扔了出去。
本來只是想嚇唬嚇唬羅兵,讓他盡快閉嘴,沒想到,不偏不倚,鋼管剛好擊中了他的后腦。還沒等羅兵搞明白是怎么回事,這位把“單挑”掛在嘴邊的硬漢,就這么“撲通”一聲栽倒在地。
看見羅兵倒地,那人一下子慌了神,趕緊叫人幫忙送醫院搶救??蛇z憾的是,還沒到醫院,羅兵就沒了氣息。
說起這次突然發生的悲劇,和羅兵同宿舍的老鄉章漢,時常想起兩個細節,大家在一起談論時,都覺得這可能是羅兵橫死前的預兆。
一個細節是,羅兵有隨身佩戴飾品的習慣。他脖子上一直掛著一條純銀項鏈,前面墜著個老虎生肖。每次洗漱前后,羅兵都要光著膀子,穿著短褲,戴著虎項鏈,在大伙面前有意無意地晃來晃去。
出事前兩天的一個早上,他的項鏈突然斷了。那時大家都還沒起床,只見他一個人坐在床上,自言自語:“狗X的,戴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斷了呢?真他娘的見鬼了……”邊罵罵咧咧,邊試圖拼接斷掉的部分。
另一個細節是,一天下班回來,羅兵一進宿舍就高呼:“快看,我給大家帶下酒菜來了!”大家一看,只見他手里正握著一只死烏鴉在揮舞。大伙一問才知道,這只死烏鴉是他在下班的路上撿的,全身沒有傷口。
眾人說,沒有傷口才可怕,搞不好是病毒所致,趕緊扔掉。聽了大家的話,他才很不情愿地把那只來路不明的死烏鴉丟進小區的垃圾桶里。
黃泉路上無老少,各人因果各人受。
經過親友們一番折騰和爭取,終于帶回來一點撫恤金和一具全尸。
接下來,怎么辦葬禮,卻成了困擾大家的難題。
羅兵上面雖有兩個姐姐,但都已出嫁多年。獨子去世,實際上家里只有兩位老人了。
父母年事已高,既要忍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又因羅兵屬于“冷尸”和“橫死”的情況,要照顧村民處理這類喪事的情緒,可謂左右為難。
雖然羅兵在世時,因脾氣不好,沒少得罪隔壁鄰居,但事到如今,人家受到的報應夠大了,大家并沒有為難兩位老人,而是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處理著后事。
針對羅兵這種后事處理情況,經過他父母、姐姐們,加上幾個德高望重的族人一商量,簡單定下了幾個關鍵流程,既符合當地民情風俗,又符合喪事從簡的原則。
簡單開路,請一兩個道士先生簡單吹吹打打,替死者在往生路上通通關蝶,說說好話,超度下亡靈即可。
鞭打尸身,是第一個流程。按照古人傳下的規矩,對于還沒結婚的年輕人,死去之后,要由他們的父母鞭打尸身三次,代表子女還沒有報恩就離他們而去。
說是鞭打尸身,可看著兒子年紀輕輕就遇橫禍的這副模樣,老爺子老太太哪里打得下手,揚起手中的小樹枝,還沒落下,便老淚縱橫,放聲大哭,幾近暈倒。
不進祖墳,是第二個規矩。人們認為,如果年輕人早逝,是因為他們先輩沒有積下福德而受到的懲罰。
出于對先輩的尊重,對于早逝的人只能說是短命之人,屬于野鬼之列,如果進入了自己的祖墳,會破壞風水。
當然,如果實在沒地方埋,就算進了,也不能在中間位置,只能在選擇葬在偏僻的角落。
從速從簡,是這類不吉喪事的第三個規矩。
在傳統觀念里,白發人送黑發人,本身就是與生命自然規律相悖離的。
老人去世時候,往往是很安詳的,因為他們體驗過這個精彩的世界了。
年輕人就不一樣了,才剛剛體驗這人世間的美好生活,或者是才剛看到美好生活,生命就此止住了,這種不甘心,這種不滿情緒,會容易讓他們成為孤魂野鬼,容易纏上活著的人。
因此,年輕人的葬禮,往往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應該從速從簡辦理,免得夜長夢多,滋生更多不好事端出來。
三天后,人們在羅兵的新墳前,看到他父母佝僂著背,雙雙蹲在那里,一邊不停地燒紙,一邊不斷地哭訴:
“我這個苦命的兒啊,娘老子給你燒紙吧,怕你沒有命受,不給你燒紙吧,又怕你到那邊沒錢花,難啊……”
“我這個討債的兒啊,在你小的時候,娘老子已替你還完養育你的債,現在,又已經替你還完失去你的債,從今往后,我們人債兩清,永不相欠了啊……兒啊......黃泉路上......莫再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