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邊萬莉
編 輯丨周炎炎
穩定幣熱度居高不下,關注點逐漸轉向落地場景應用。近期,有市場消息傳出,義烏已有接受穩定幣支付外貿商品的案例,使其再度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在世界小商品中心中國義烏,穩定幣已成為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估算2023年義烏市場鏈上穩定幣流動超百億美元。”也有人在網上發帖稱,“義烏已有超3000家商戶使用USDT等穩定幣收款,月流水破10億美元,直接省下近千萬人民幣手續費!”
那么,義烏的穩定幣使用的真實狀況到底是什么?
為一探究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入義烏,對穩定幣使用情況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
當被問及是否可以使用穩定幣支付時,大多數商戶表示并未聽說過穩定幣、不了解;還有商戶對其合規性、成本等提出質疑;僅有個別商戶支持穩定幣收款。
大多數商戶表示不了解穩定幣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自1982年第一代小商品市場起,經歷六易其址,十次擴建,五代躍遷,逐步發展成為如今的規模。數據顯示,經營面積640余萬平方米,經營商位7.5萬個;匯集26個大類、210多萬種小商品;每年有超過56萬境外的客商前來義烏采購,同時,還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余名境外客商選擇在義烏常駐,其商品更是遠銷至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
圖為義烏國際商貿城 圖/21世紀經濟報道
踏入義烏國際商貿城,往來客人絡繹不絕,不過并未看到市場傳言中穩定幣使用的火熱現象。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商戶咨詢,是否可以使用穩定幣或者U(1穩定幣USTD、USDC的通俗叫法)支付。大多數商戶聽到后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支付”、“U支付是什么”、“不知道、不了解穩定幣,沒聽說過”。
所謂“穩定幣”是一種數字資產,通過與儲備資產(如法定貨幣美元)掛鉤來維持幣值穩定。與比特幣、以太坊等傳統數字貨幣相比,其價格與低波動資產掛鉤,且不直接受市場供求決定,這種穩定性使其成為鏈上生態系統中支付和價值儲存的工具。
由于數字貨幣交易并無地理限制,受監管程度也低于傳統金融,因此“穩定幣”的跨境轉賬便利性較強。例如,傳統跨境電匯通常需要2-3個工作日,轉賬費用較高。與之相比,USDT(穩定幣的一種)交易時滯約2分鐘,轉賬費用較低。這也是部分市場人士看好穩定幣跨境使用的核心原因。
記者走訪過程中,一部分商戶表現出對穩定幣的興趣,或是有一定的了解。
一些外貿商家坦言,有些海外客商問過是否可以使用USTD或USDC支付。
一位有留學背景的商家告訴記者,“會留意穩定幣,但目前還沒有使用。”
也有商戶說,“成本太高了,我們不用。”
還有商戶提出,“合規嗎?會不會被凍卡?”
不過,確實有個別商戶明確表示可以使用穩定幣支付,但更多細節不愿詳說。
多名知情人士指出,個別有錢包(特指虛擬貨幣錢包)的外貿商戶私下用穩定幣支付交易是有可能的。比如,有的商戶本身炒幣,手里會有穩定幣,對穩定幣有一定的需求。有的商戶則需要找U商(從事法幣、穩定幣雙向兌換業務的中介)兌換成法幣(美元或人民幣)。
義烏當地的一位銀行從業者告訴記者,“義烏在這兩年有一些中介出沒,這些中介都以低于1美元的價格,比如0.98-0.99美元去購買美元穩定幣USTD,然后以超過1美元的價格,比如1.03美元賣給對穩定幣有需求的商戶。確實有些商戶有需求,特別是與一些本幣匯率波動極大的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做生意時,偶爾會采用一下。”對于商戶來說,以法幣兌換穩定幣以及將手中的穩定幣兌換回法幣也會產生成本。
網絡傳言,“義烏已有超3000家商戶使用USDT等穩定幣收款,月流水破10億美元”、“在世界小商品中心中國義烏,穩定幣已成為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估算2023年義烏市場鏈上穩定幣流動超百億美元”。對此,義烏當地一位長期關注虛擬貨幣的人士表示,“據我了解,義烏沒有大量商戶使用穩定幣的情況,至少我身邊的人沒有意愿用穩定幣結算。”
圖為穩定幣(資料圖)
另外一位專注做跨境電商的創業者坦言,“不排除有一些跨境電商使用穩定幣支付,但大多數應該還是在用傳統的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方式結算。”
記者注意到,近期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小商品城(SH600415)提問:前陣子聽一個穩定幣的論壇上面有專家提到義烏小商品已經有30%交易量使用的是穩定幣USDT。能介紹一下數據是否準確,如果不準確,公司在這塊目前的情況是如何的。
該公司回答:公司運營著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場,與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占比較高,天然擁有海量、高頻的跨境商貿結算場景。公司積極探索利用金融科技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穩定幣等創新支付工具有潛力為全球客商,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契合我們服務實體貿易的宗旨。公司致力于將自身龐大的實體貿易場景優勢與金融科技創新相結合,為全球客商創造更大價值,為提升日用消費品流通貢獻力量。
同時,小商品城也表示,目前,公司并未掌握穩定幣在義烏市場內的使用情況及相關數據,如有相關工作進展,請投資者關注公司后續公告。
穩定幣落地使用受多重因素影響
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等新興技術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即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相較于傳統跨境支付模式,穩定幣的核心優勢在于直接繞開了傳統模式中以代理行為基礎的多層中介架構,從而縮短結算時間,節省交易費用。
具體來說,穩定幣是通過一個共享的分布式賬本進行點對點價值轉移,將原本需要多家機構接力完成的流程,壓縮為單次或少數幾次鏈上交易,從而將結算時間從數日縮短至數分鐘乃至數秒,并將成本降低為可預測的網絡交易費用。同時,在成本結構上,傳統體系依靠SWIFT等網絡,涉及報文通信費用、外匯對敲成本與流動性備付成本,而穩定幣依托區塊鏈結構,交易成本可以壓縮至最小。
盡管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場景應用中有諸多優勢,但大規模落地使用并非如構想般的如火如荼。
長期關注虛擬貨幣的商家陳軍(化名)說,“外貿企業按照傳統結算方式可以出口退稅,其中有利益可圖,這就會導致商戶不愿意使用穩定幣。”
簡單來講,出口退稅就是國家把企業在生產、流通環節已經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在貨物出口后退還給企業。按照規定,不同種類的貨物出口退稅率有所不同,大概在6%~13%范圍內,這意味著出口退稅會成為企業利潤點。
作為國際通行慣例,出口退稅可以使出口貨物的整體稅負歸零,有效避免國際雙重課稅。出口退稅,有利于增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世界各國所采用。現有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義烏出口退(免)稅總額達120.71億元,同比增長14.78%,其中辦理出口退稅106.25億元,同比增長7.39%,出口退稅首次突破百億元。
陳軍進一步指出,“商戶對資金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通過傳統支付方式留存下的銀行流水等數據,可以作為銀行貸款的審核依據,有助于商戶從銀行獲得貸款,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生產。同時,出口訂單、銀行交易流水等數據,還可以作為大型展會申請展臺的依據。通常上,出口規模越大,申請到的展臺越大。”
類似于廣交會的大型展會是外貿企業獲客簽單的重要渠道。以2025年第137屆廣交會數據以例,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9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廣交會同比(下同)增長17.3%;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增長3%。
此外,當前使用穩定幣支付雖然幾乎零手續費,但還要考慮一些現實的使用問題。一方面是成本問題,包括與U商兌換法幣的成本以及不可避免的結匯成本。另一方面是風險問題,有可能涉及洗錢風險,出現賬戶凍結的情況,這對外貿企業正常運營來說有著不小的影響。
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反電詐宣傳欄 圖/21世紀經濟報道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是否準備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義烏小商品城也在密切關注香港在穩定幣領域的監管框架,未來或將通過旗下“義支付”擇機提交申請。
小商品城6月1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我們歡迎并支持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框架上的積極進展,公司旗下跨境支付平臺‘義支付’(Yiwu Pay)將持續關注相關法規進程,并將在法規明確、路徑暢通后,積極評估并盡快提交相關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