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香護士 (轉載已獲授權)
最近,一篇 文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共鳴。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則給藥差錯案例,這事已過去十多年了,但筆者仍記憶猶新。
案例回顧
筆者所在科室是腫瘤內科,消炎痛栓在我們科室用得比較多。
有一天,醫囑給發熱病人開了消炎痛栓一粒塞肛。護士將消炎痛栓一粒連同附帶的塑料指套(塞肛時用)交給病人,并告知了用藥方法。
病人接過藥后隨手放在床頭柜上,沒有馬上塞肛。等想起用藥時,估計忘了護士與他交代的事情。
他拿著手套和藥開始琢磨:這藥以前沒有過,怎么會那么高級?吃藥時還要帶個手指套?他一邊想,一邊帶著手指套將藥剝開,拿起床邊的水,將這顆「高級」的藥一口服下。
服藥后不久,病人感到惡心并嘔吐!于是拉鈴呼叫。
筆者聽到呼叫鈴響去病房,問他有吃過什么東西?他說就吃了護士發給他的一粒要「戴著手套服的藥」。所以說,病人剛剛是將一粒消炎痛栓吃了???
筆者馬上匯報主管醫生,觀察處理。
消炎痛栓被口服:如何處理?
吲哚美辛栓,又稱消炎痛栓,為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具有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的作用。消炎痛栓通過直腸給藥,藥物在局部分解、吸收,不經過胃和大多數腸道,有效地減少了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圖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臺
如果患者誤將本應塞肛的吲哚美辛栓口服,需根據具體情況評估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
1. 立即評估患者狀態:
吲哚美辛栓口服后可能引起胃腸道刺激(如惡心、腹痛、消化道出血)或全身性副作用(如頭暈、腎功能影響)。但栓劑口服的生物利用度通常低于直腸給藥,因此實際吸收量可能較少,需密切觀察。
若誤服劑量大或患者有消化道潰瘍、腎功能不全等基礎疾病,需進一步干預(如洗胃、活性炭吸附等,需結合誤服時間判斷必要性)。
2. 聯系醫生或藥師:監測生命體征,必要時對癥治療(如抑酸護胃、補液等)。
塞肛藥被口服:誰的責任?
給病人發藥的護士感到很冤:明明向病人做了用藥宣教,誰知道竟會出現這種事?!
大家聽了事件經過,覺得病人有這種「奇思妙想」,可能是護士在宣教時病人沒聽清,或者沒聽懂。
以后發藥時還是要問一下:以前有沒有用過這種藥?如果沒用過,在告知用藥方法后,再讓病人復述一下用藥方法,確保病人已經知曉。
為避免類似事情發生,并明確責任,我們就給藥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分析討論:
1. 醫囑執行流程是否規范:若醫囑明確注明「塞肛」,但護士或發藥人員未正確指導,或藥品發放時未標注用法,相關人員承擔主要責任。
2. 患者是否知情與配合:若醫護人員已明確告知用法但患者自行誤服,醫院責任可能減輕。但對精神障礙、高齡或語言溝通障礙患者,醫護人員需確保充分告知。
3. 藥品管理是否存在缺陷:栓劑外包裝與口服藥相似且未分開存放,或未在發藥時再次核對,可能被視為管理疏漏。
警鐘常鳴:后續處理及建議
1. 記錄不良事件并上報:按醫院不良事件流程上報,分析根本原因(如流程漏洞、培訓不足等)。
2. 醫患溝通: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情況,告知處理方案及預后。若存在明顯過錯,建議協商解決。
3. 改進措施:加強高危藥品管理(如栓劑單獨標識、雙人核對),對患者用藥教育(口頭+書面)。
4. 法律層面:若患者因誤服導致嚴重損害,可能需通過醫療事故鑒定或司法程序判定責任。關鍵證據包括:醫囑記錄、藥品發放記錄、護理記錄、監控錄像(如適用)等。
您在臨床上是否遇到過類似的服藥差錯事件?歡迎在文末留言,給大家提個醒!
參考文獻:
1. 劉宇輝,余中貴. 術前不同劑量吲哚美辛栓納肛對 ERCP術后胰腺炎發生率的影響及不良反應. 北方藥學,2021,18(5).
2. 趙蕾,盛東芹,等. 吲哚美辛栓致嚴重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并抽搐 1 例. 藥學研究,2020,39(9).
【考后對答案專場+三重福利狂歡】
剛考完試心慌慌?速來對答案!購課立享折上折,推薦好友再賺50元紅包!
? 福利1:考后復盤必看
2025考試題目已出爐!私聊領取
? 福利2:課程鉅惠
即日起購課享【8折+現金紅包50元】,考前預測卷王炸5折
? 福利3:分享賺錢
成功推薦1位好友報課,立返50元現金紅包!多推多得!
行動公式:對答案+搶折扣+拉好友=高分+省錢+賺錢
戳我立即鎖定福利,學霸都在偷偷行動了!
想一次通關?
用考試寶典
有件事麻煩您:
微信規則有變
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將“護視”公眾號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