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軟科2025中國大學排名發布。筆者根據該排名數據,將名次位列國內前100位的高校名單整理了出來,制作了“新版中國2025百強大學名單”,現與大家分享。
榜單顯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穩居前兩位,評價總分超過1000分。浙江大學排名全國第三,位次在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上。
與2024年排名相比,前10高校位次變化不大,也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的位次對調了一下。
武漢大學
人文學科底蘊深厚,校園文化氛圍濃厚,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華中科技大學工科實力雄厚,尤其在光電、機械、計算機等領域具有領先地位。該校設有32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涵蓋11個學科門類,校園設施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都是國內非常有影響力的大學,且坐落在同一個城市。應該講,它們在綜合實力上是差不多的,硬要說有什么不同,就是兩校的優勢點不一樣。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科相對薄弱,武漢大學的工程類學科相對遜色一點。
排在國內第10位的西安交通大學,是西部地區最有名氣的高校之一。該校秉承“崇德尚實、嚴謹治學”的校訓,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在本科生培養方面,西安交大實行“書院制”管理模式,設有彭康、文治、仲英等八個本科書院,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西交大注重產學研深度融合,實施“6352”工程和“1121”模式,培養高層次人才。
此外,該校還設有未來技術學院,探索跨學科、模塊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對軟科榜大學排名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該榜數據向來以“穩”為主,各校每年的名次變化不大,大多數是進步一兩位,或者退步一兩位。但深圳大學這次進步明顯,從2024年的全國第72位,進步到2025年的全國第68位,表現比較不錯。
深圳大學是一所“80后”高校,年輕卻非常有實力,被許多人稱為"最懂打工人的大學"——學生平均月薪高達11231元。該校與許多頂級名企有“合作關系”:與騰訊共建"虛擬數字人"微專業,課程一半由騰訊工程師授課;和華為"校企聯姻",學生邊學技術邊考華為認證,直接組隊參加國際賽事拿獎,妥妥的 "技術鍍金" 模式。
深大的學生不僅動手能力強,創新能力也是頂呱呱。學生在"互聯網+"大賽中拿獎拿到手軟,連文科生都能在創業園孵化工匠精神。在南方地區,深大畢業生認可度很高,甚至有“不亞于985”的說法。
話講回來,不管是什么機構發布的排名,都做不到絕對的客觀和公正,所以我們不能把排名當成評價高校的唯一依據。但排名的變動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因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在某個階段的發展變化。
今日話題:你曾經就讀于哪所大學?你母校的排名怎么樣?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