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外掠過故宮的紅墻時,老袁握著方向盤的手心微微出汗。后排那位穿著高定西裝的中年人,正在用意大利語接電話。
這是他用邁巴赫S480接到的第37位商務乘客,車窗升降鍵上殘留的雪茄余香,見證著這輛豪車正在打開的隱秘通道。
三個月前,北京網約車司機群炸開了鍋。從業6年的老袁突然將卡羅拉換成邁巴赫S480,155萬的購車款中68萬是首付,剩余部分辦理了五年期貸款。
同行們掐指計算:按每天跑滿4000元流水,扣除14466元月供、4500元房租、6000元油費伙食,每月結余勉強過萬,這要持續13年才能回本。
但賬本之外的故事在夜幕降臨時悄然展開。國貿三期地下車庫,剛結束酒會的投行副總掃碼支付了530元車費,順手遞來燙金名片;
三里屯妝容精致的名媛,全程舉著手機拍攝內飾發朋友圈;某影視公司老板連續包車三天后,突然問老袁有沒有興趣參與汽車自媒體創業。
時間撥回2024年冬夜,老袁縮在燃油車后排啃冷包子時,接到個改變軌跡的訂單。某私募大佬醉酒后吐露真言:"你這車避震太硬,我在后座根本沒法看財報。"
這句抱怨像根刺扎進老袁心里。他注意到CBD凌晨兩點仍有大量豪車進出,那些帶著威士忌酒氣的乘客,支付的不僅僅是車費。
購置豪車的第45天,老袁的微信列表新增了32位企業高管、17位影視從業者、5位天使投資人。車載冰箱里備著的1988年瑪歌紅酒(乘客寄存),扶手箱里某地產商遺落的商業計劃書,都在重構著這輛邁巴赫的價值維度。
當某短視頻平臺負責人提出合作車載直播時,老袁算清了另一筆賬:這輛豪車正在成為流動的商務會客廳。
故宮角樓的燈光在后視鏡里漸暗,后排乘客突然切換中文:"袁師傅,聽說您對朝陽區充電樁布局有研究?我們基金正在看這個賽道。"
老袁嘴角揚起微妙弧度,車載系統顯示當日流水4270元,而藏在儲物格里的三份投資意向書,價值后面跟著七個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