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國窖1573+瀘州老窖、國緣+今世緣、舍得+沱牌、金沙+摘要……雙品牌戰略似乎已經成為酒企制勝的法寶。
今年春糖期間,全興、習酒、汾陽王、水井坊等多家酒企相繼官宣雙品牌戰略,再度掀起了雙品牌戰略的熱潮。
雙品牌戰略密集發布
日前,在第16屆中國酒業頂級思想峰會上,全興酒業隆重推出“國興”與“全興和潤”兩大戰略新品牌。其中,國興系列是全興母品牌的超高端系列,精準滿足高端宴請及高奢酒禮需求,下設三大單品:國興、國興2035與國興2050。該系列產品首次采用雙年份老酒自調飲用方式,開創了老酒調老酒、老酒醒老酒的消費新體驗。
和潤系列則聚焦中高端宴飲市場,以“品和潤 見山河”為品牌理念,產品定位中高端宴飲場景,上新了全興和潤·年份20與全興和潤·年份30兩大單品。產品以酒體口感和品牌哲學的交融共振,將和潤感官升華為和潤文化,融風土、技藝、人文、哲學、美學、歷史于一瓶的全興美酒。
3月23日,2025汾陽王品牌戰略研討會暨華樽清酒大師品評會在汾陽王酒體驗中心成都店召開,汾陽王酒業聚焦大眾清香的子品牌“華樽清”正式亮相。六位中國白酒大師現場參與品評了華樽清?藍樽15、青樽20、金樽30三款產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汾陽王+華樽清”雙品牌戰略下,汾陽王持續高端路線,華樽清則向下扎根,實現雙品牌交互發展,多層次,滿足個性需求。
同日,習酒在2025年知交酒品牌發布會上正式對外發布了雙品牌戰略“習酒+知交酒”。按照規劃,未來習酒品牌將持續深耕中高端醬香賽道,堅守君子品格的品牌哲學,有君品習酒、習酒窖藏1988等知名單品。知交酒品牌將聚焦“友趣生活倡導者”的定位,聚焦當代年輕消費者的精神需求。
據悉,未來知交酒品牌將結合青年朋友在各種渠道的積極反饋,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做一瓶更適合青年朋友口感的白酒。積極擁抱社交電商,與青年朋友玩在一起。
3月24日,水井坊在成都召開戰略發布大會,水井坊表示,未來將以不同價格帶的產品、品牌定位體驗來滿足不同消費者兩大差異化場景的用酒需求,形成“水井坊”+“第一坊”的品牌體系。
其中,主品牌“水井坊”聚焦300-800元次高端市場,主打“喝美酒慶美事”的情感場景,覆蓋宴席、節慶等大眾消費。“第一坊”則定位800元以上價格帶,以“博物館級老酒”為核心賣點,主攻圈層禮贈與深度社交場景。其稀缺性體現在十年以上基酒儲備與限量發售策略,旨在激活“中國白酒第一坊”的歷史資產。
事實上,對白酒行業來說,雙品牌戰略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許多采用了雙品牌的企業,多數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以瀘州老窖為例,通過“國窖1573”切入超高端市場,憑借“國窖1573+瀘州老窖”雙品牌,瀘州老窖形成了“母品牌守規模、子品牌創利潤”的格局。2024年瀘州老窖“雙品牌、三品系、大單品”戰略全線發力,其中,國窖1573品牌穩居200億陣營,瀘州老窖品牌體量突破100億。
今世緣也通過“國緣+今世緣+高溝”進入百億陣營,“國緣”品牌定位高端白酒,實現產品結構升級,“今世緣”則注重宴席市場,以婚宴市場為支點,在江蘇婚慶用酒份額超60%;高溝瞄準光瓶酒升級,填補中端市場空白。2023年國緣系列營收占比達70%,在江蘇市場600-800元價格帶市占率超40%,構建起差異化的場景護城河,成為百億玩家,躋身上市公司七強之一。
狂飆時代的雙刃劍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酒企推出雙品牌戰略?
一方面,當下白酒行業正處于深度回調期,價格倒掛、庫存高企等問題充斥著白酒市場。雙品牌戰略的實施,是酒企優化產品結構、覆蓋多元消費場景、豐富品類等方面的戰略布局。
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行業進入調整期,雙品牌酒企營收波動幅度較單一品牌企業低12-15個百分點。在渠道上,雙品牌可以共享渠道、產能與研發資源,降低邊際成本。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酒企之所以紛紛推出雙品牌戰略,核心是當前行業處于下行期,多數酒企都面臨業績增長的壓力,為了緩解這種壓力,酒企通常會多開品牌,多回款。并且行業每次調整期都有如此操作,貼牌變多的同時,品牌也增多。未來,待行業趨勢逐漸回暖時,酒企或許會回歸主品牌,回歸單一大單品。
另一方面,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傳統大單品模式難以滿足多元化需求,企業需通過差異化品牌構建價值矩陣。近年來,中國白酒行業迎來結構性變革,青年群體正成為消費主力軍。《2022年中國白酒消費趨勢報告》顯示,18-34歲人群增速高達41%,遠超其他年齡段。與此同時,年輕一代對白酒的認知已從傳統的“商務應酬符號”轉向“社交情感紐帶”,他們更追求輕松、有趣的主動飲酒場景。
酒企雙品牌戰略不僅是簡單的價格帶劃分,更強調了差異化定位,注重消費場景的轉變。例如,習酒將“君子之品”的傳統思維與知交酒的“友趣生活”年輕主張并立,形成消費場景的互補。
然而,盡管雙品牌戰略優勢顯著,但行業內仍不乏失敗案例,酒企需警惕資源分散、品牌內耗等諸多問題。
第十四屆中國白酒T9峰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發言時提到,名酒企業是多品牌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多品牌運作的核心是有沒有在品牌間作出徹底切割。全產品線外,多品牌運作也是許多企業的選項,如主、副品牌,子、母品牌,系列品牌等等。其目的都是想通過核心品牌的影響力,為其他品牌創造市場機會。但這也容易陷入多品牌的循環迷局:品牌開發過度時,導致市場混亂,價格體系混亂,主要品牌下行。
在宋書玉看來,多品牌運作的核心是有沒有在品牌間作出徹底切割,也就是從釀造,到人、財、物等企業資源的完全剝離,市場層面是否能完全獨立運行,做到品牌之命由自己,在競爭中成就自己。如果能做到,便是可以生存的品牌。否則,多品牌潛在風險,早晚會殃及主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