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時報報道,美伊于馬斯喀特舉行伊核問題間接談判,此前特朗普威脅伊朗,4月10日還制裁中國碼頭運營商,國際局勢風云再起。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此番制裁,意圖“一石二鳥”。一方面,竭力壓縮伊朗石油出口,破壞其經濟穩定,迫使伊朗在談判中對美讓步,鞏固自身在中東的霸權地位。美國長期將伊朗視為眼中釘,試圖通過經濟制裁等手段,讓伊朗在地區事務中屈從于美國意志,維護其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另一方面,美國妄圖借此切斷伊朗對華石油供應,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中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2024年約72%的石油依進口,伊朗是重要石油供應方之一。美國此舉是在中美復雜關系背景下,對中國的又一次戰略施壓,試圖在能源領域干擾中國發展節奏。
面對美國無理制裁,中國堅決反制。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迅速發布反制措施,表明中國捍衛自身權益的決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也發布聲明,強烈譴責美國霸權行徑,堅定支持政府反制。這不僅體現行業協會對國家政策的呼應,更彰顯中國企業界對美國不合理制裁的集體抵制,顯示出中國各界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的團結與堅定。
特朗普(資料圖)
關鍵時刻,俄羅斯表態力挺中國。據《俄羅斯報》報道,俄羅斯副外長魯堅科稱,若中國有需求,俄羅斯準備足量供應石油。俄羅斯作為中國重要石油出口國,約占中國進口石油總量的20%。這一表態意義重大,從能源供應層面穩定了中國能源安全預期,打破美國借石油資源制約中國的企圖。中俄在能源領域合作基礎深厚,中俄原油管道自2011年啟用,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最大可達3000萬噸,多年來穩定向中國輸送大量石油,保障中國能源需求。
與此同時,國際地緣政治舞臺上,普京也展現出對國際事務的關注。在摩爾曼斯克出席第六屆國際北極論壇時,普京就美國“吞并”格陵蘭島計劃發表看法。格陵蘭島戰略位置重要,美國此舉意圖擴大在北極地區影響力,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普京表態反映俄羅斯對地緣政治變化的警惕,也表明在國際地緣博弈中,俄羅斯將堅定維護自身及盟友利益,凸顯俄羅斯在大國博弈中的關鍵角色。
回顧中美貿易交鋒,美國關稅政策反復無常。此前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將智能手機、電腦等產品納入關稅豁免清單,看似對中國讓步,特朗普卻稱此舉只是暫時的,強調美國“對等關稅”大棒不會放過任何國家。這種前后矛盾的政策,反映美國在中美貿易關系中復雜心態與戰略困境。美國既想通過關稅手段打壓中國,又受國內產業利益掣肘,難以維持穩定貿易政策。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在復雜國際局勢中穩操勝券,有堅實底氣。從工業生產看,中國擁有完備工業體系,是全球制造業大國,強大生產能力使中國在貿易博弈中有充足應對空間。在貿易網絡構建上,中國積極拓展與全球各國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眾多國家建立緊密經貿聯系,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外交立場上,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堅決捍衛國家主權與發展權益,在國際社會贏得廣泛尊重與支持。面對外部壓力,中國堅定反制決心,從政策制定到行業行動,形成全方位應對體系,有力維護國家利益與發展大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