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有至少5新車發布會如期舉行,沃爾沃全新XC90、極氪007(參數丨圖片)GT、小鵬2025款X9、廣汽本田P7等。
在發布會上,極氪CEO安聰慧宣布,極氪面向老用戶推出增換購權益。極氪品牌新車首任車主下定極氪007GT可享現金優惠。極氪老車主的終身質保等權益,也可轉移至新車上。
同一天,沒有新車發布會的理想推出了“終身質保接力計劃”,理想ONE首任車主的整車終身質保權益可以轉移到新購的理想新車上。
有車主留言稱,理想ONE車主在過去這兩年非常憋屈。智能駕駛沒有更新就算了,車機地圖連解除充電站地鎖都沒適配,還得手動操作。“這波接力計劃雖說不如直接現金來的實惠,但誠意還是可以的。”
事實上,當車市進入“換代速度堪比手機,新車降價還增配”的時代,幾乎每一個購買新能源車的老車主,都能體會到被“背刺”的痛。
在過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46%。這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存量用戶一年就會增加1000萬。當新能源車企感受到挖掘新用戶的壓力,也就能回味出老車主的好。
不過,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過去幾年,車企為了銷量份額不斷打破底價頻繁換代所欠下的債,到了要還的時候了。
集體還債 老車主開始被看見
就在4月15日晚,廣汽本田P7正式上市,售價為19.99萬元起。在此之前,先一步上市的“姊妹車”東風本田S7因較高售價而遭到“群嘲”。
廣汽本田P7發布當天,東風本田官方宣布,東風本田S7售價調整,由原本25.99萬-30.99萬元的售價區間,調整為一口價19.99萬-24.99萬元。官方還表示,已購車的用戶可以退差價、補禮遇。
總之,在制定價格政策的時候,就把老車主納入考慮范圍。這在過去,并不多見。
前不久,在2025款問界M9正式亮相。不用于以往行業慣例,鴻蒙智行官方宣布會為20萬問界M9老車主提供原廠硬件升級方案,同時智駕系統以及鴻蒙座艙也會同步更新新款特性。4月10號,零跑發布公告稱,高速智能領航輔助(NAP)功能免費開放,已付費開通的將退還費用。
看多家車企的動作,老車主不如X,在2025年似乎要成為歷史。
在發布接力計劃后,理想成為首個新勢力中首個推出該政策的車企。對車主來說,終身質保權益的經濟價值大概是多少?參考特斯拉的延保價格,大概在2萬元左右。今年,理想首款純電SUV—i8、i6將推向市場,這波“接力計劃”的動機也非常明確,那就是鼓勵老車主換購或者增購理想的新車。
自2019年4月,理想發布首款車理想ONE。當年在發布會上,李想在臺上說,“感謝大家對新企業的信任,前2000位車主終身質保。”如今,5年時間過去了,理想ONE車主也到了可以換車的時間節點。
“既然五六年就會換車,那終身權益有幾個人能用得上?還不如學隔壁蔚來放棄終身質保就有購車優惠來得實在。”一位理想ONE車主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
“蔚來只對老車主好,理想只對新車主好。”這曾是互聯網上的一個段子。2023年,價格戰激戰正酣的時候,蔚來通過取消終身免費換電與終身質保等權益來變相降價。車主和資本市場都給了積極的反饋,銷量也隨之大漲。
當降價增配成為這幾年的趨勢,如何不背刺老車主,已經成為一門學問。小鵬全新G6、G9前不久上市發布價格后,有車主吐槽稱,2023年花了25萬多入手的小鵬G6,不到兩年降了快十萬。
4月15日晚,小鵬2025款X9正式上市,起售價35.98萬元,與2024款一致。老車主可以免費升級隔音套裝,零重力座椅、流媒體內后視鏡等硬件需要付費升級。
此外,小鵬G6和G9的老車主,也可以付費升級電動遮陽簾等配置。而這對于那些本來就覺得自己買貴的老車主來說,很難說是一種補償。
智駕補課,有人選擇“老實”
車企在銷量大于一切的時候落下的功課,不光是背刺老車主。
去年8月,極氪將2025款極氪001和007的智駕系統由mobileye切換成英偉達方案,由于距離2024款車型發布僅僅過去了5個月。且老款車型無法通過硬件上的升級,切換成英偉達芯片的浩瀚智駕系統,引起了老車主的強烈不滿。
在昨晚極氪007GT的發布會上,安聰慧表示,新車全系標配激光雷達。“是有驚無險還是遺憾終生,激光雷達提前感知的這關鍵100米”疑似是在指向前不久的智駕事故。該事故帶來的連鎖反應還有,全國多地的高速公路上都設置了“謹慎使用輔助駕駛”的提醒。
事實上,在今年年初比亞迪掀起了全民智駕的浪潮后,“高階”智駕已經成為新車標配。過去在20萬以上的車型上才有的功能,現在被下放到了15萬甚至10萬內的車型上。
毫不夸張地說,當高階智駕成為白菜價,如果一個新車沒有“端到端”的技術,都不好意思開發布會。然而,這真的是他們的真實水平嗎?
一位自動駕駛從業者在與路咖汽車的交流中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有的車智駕芯片算力都不到100TOPs,就敢說自己能做‘端到端’,能做城市NOA。先不說軟件水平如何,硬件都達不到,上路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
在鬧得沸沸揚揚的智駕事故后,不帶激光雷達的純視覺智駕方案,在安全上限上再度引起業界討論。有汽車門店的工作人員反饋,近期有多個潛在客戶,臨時改成了帶激光雷達的車型。甚至也有車企,因為最近的智駕風波,還選擇重新定位自己的新產品。
有消息人士向路咖汽車透露,某頭部新勢力即將發布的新車,砍掉了低配版本的純視覺方案,改為全系標配激光雷達。
總之,不管是在宣傳上,還是在技術路線上,車企開始審視自身的智駕水平,并選擇更為穩妥的方案。
對于一個新的事物,一定是宣傳走在前面,法規卻都在后面。就如同每一條安全準則的制定都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車企之所以愿意主動去補智駕的功課,也是這個道理。
雖然每一家新能源車企都把“用戶型企業”放在嘴上,但是當銷量大于一切的時候,它們要么主動要么被動地背刺車主。但丟出去的回旋鏢最后還是會打中自己,尤其是當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存量時代,增購與換購人群是銷量主力的時候,不經營車主口碑的企業能走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