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能精準預判天氣變化優化風控模型,航運公司可實時獲取氣象預警保障航行安全……這些智慧場景即將在浦東加速落地。今天上午,上海浦東新區發布全國首部聚焦氣象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地方性法規——《浦東新區促進氣象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若干規定》,從16個方面構建制度閉環,為數字經濟注入“氣象動能”,金融、航運等領域將率先受益。該規定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氣象數據是經濟活動的“重要變量”。但是分散的數據就像散落的拼圖較難發揮作用。浦東新區氣象局局長王巖坦言,當前全國氣象數據存在來源分散、權屬不清、流通不暢等瓶頸。“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氣象數據與相關行業企業數據融合應用,特別是金融、航運、低空經濟等行業領域發展對氣象數據需求尚不能得到滿足。”
未來,針對數據流通堵點,浦東推出多項機制:自貿區將試點氣象數據跨境流動負面清單,將數據分為禁止出境、限制出境、自由流動三類,清單外數據出境實行“免評估”備案制,探索構建境內外數據雙向通道;動態更新氣象數據開放目錄,編制目前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的氣象數據免費共享目錄,降低企業數據獲取成本;建立分級授權運營機制,通過上海數據交易所對氣象數據產品掛牌交易;建“身份標識+可信空間+協同監管”體系,氣象、網信、公安三部門實現數據流向聯合監管。同時,新規聚焦金融風控、智能航運、低空安全等六大領域建立場景評估綠色通道,并將對智慧物流、綠色金融等多個標桿場景給予專項支持,推動氣象數據與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深度融合,預計3年內形成5個以上標桿應用場景。
據介紹,新規是《上海市氣象條例》落地后,對《條例》里“促進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專章的細化創新,將要推出的社會氣象觀測數據登記賦碼制度、支持氣象數據境內外流通的氣象數據跨境流動“負面清單”等創新,填補了國內氣象數據要素市場化的制度空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 “浦東經驗”,為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提供“試驗田”。
原標題:《浦東出臺全國首部氣象數據要素市場化新規,5月1日起施行》
欄目編輯:郜陽 題圖來源:馬丹 攝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馬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