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古玩市場,就像一鍋煮爛的粥:真東西沉在底下,假貨漂在上面,攪一攪,全混一塊兒了。
假貨橫行,誰在買單?這個市場最諷刺的地方在于:絕大多數(shù)買家買的是假貨,絕大多數(shù)賣家賣的也是假貨,但雙方都覺得自己賺了。
買家覺得自己撿了漏,賣家心里暗笑:"又一個冤大頭。"那些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官窯"、"名家字畫",有多少是真的?
業(yè)內(nèi)人都懂,真貨早被圈子里的人瓜分干凈了,能擺在地攤上的,基本都是"工藝品"。
但為什么還有人買?因為"撿漏"心態(tài)不死,總有人幻想自己能在地攤上發(fā)現(xiàn)一件被埋沒的國寶,一夜暴富??上ВF(xiàn)實是:你惦記著撿漏,別人惦記著你的錢包。
鑒定亂象,專家靠得住嗎?現(xiàn)在的鑒定行業(yè),比古玩市場還亂。"專家"滿天飛,有的專家看東西靠猜,證書隨便開,一個字值千金。
拍賣行"看人下菜":生面孔送真貨,他們不敢收;熟人送假貨,照樣上拍??萍紮z測也未必靠譜,造假技術(shù)日新月異,各種檢測手段都能騙過去。
更可笑的是,有些專家自己都分不清真假,卻敢在媒體上指點江山,把假貨吹成國寶。結(jié)果呢?藏家花大錢買了"專家認(rèn)證"的贗品,最后只能砸手里。
市場畸形,真貨去哪了?很多人罵古玩市場全是假貨,但真相是:真貨不是沒有,而是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
高端藏品在圈內(nèi)流通:真正的好東西,早被資深藏家和行家內(nèi)部消化了,根本不會流到地攤上。而拍賣行只認(rèn)"熟貨":除非你是圈內(nèi)大佬,否則送真貨去拍賣,人家也未必敢收。
最重要的是民間藏家被"污名化",手里有真東西的人,反而被當(dāng)成"國寶幫",沒人信。于是,市場兩極分化:一邊是地攤假貨泛濫,一邊是高端圈子封閉,普通人想玩收藏?難!
古玩市場還有救嗎?說實話,很難。造假技術(shù)越來越強(qiáng),高仿品連專家都打眼。信任徹底崩盤,買家不敢買,賣家不敢信。年輕人不玩這個,新一代收藏者寧愿炒鞋、買潮玩,誰還研究老物件?
但也不是完全沒希望。首先需要信息透明化,隨著科技鑒定的發(fā)展,未來或許能減少假貨流通。
其次是信譽(yù)回歸,真正玩收藏的人,最終會形成小圈子,靠信譽(yù)交易,而不是靠忽悠。
還有理性收藏的興起:未來的藏家會更看重文化價值,而不是盲目追求"天價撿漏"。
當(dāng)下的市場,要么清醒,要么被割。古玩市場的未來,取決于玩家是否清醒。如果你只想"撿漏暴富",那市場對你來說就是賭場,十賭九輸。
如果你真心喜歡老物件,愿意學(xué)習(xí)、研究,那市場再亂,也能找到真東西。
市場不會消失,但會洗牌。假貨終將淘汰,真玩家才能活到最后。所以,古玩市場還有未來嗎?有,但只屬于那些不貪、不盲目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