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母宋慶齡
原文鏈接:湯雄 | “四舊”破到國母處 - 今日頭條
1966年夏天,宋慶齡家被紅衛兵與造反派包圍沖擊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周恩來的耳朵里。當天,周總理立即派來了一個加強連(原先只有一個警衛排),分為三班日夜守衛與巡邏在宋慶齡家的內外。
為防不測,宋慶齡還令衛士長隋學芳關閉了兩扇大門,只在緊鄰衛生部的那扇東大門上開了一個觀察小門。
但是,家中依然難以獲得片刻的安寧。警衛連只擋得住狂熱的人們,卻擋不住嘈雜的高音喇叭聲。每天都有不少紅小兵的來信送到宋慶齡手中,翻來覆去就是那么一個意思:強烈要求宋奶奶不要再留那種資產階級的發型與穿那些資產階級的服飾了。
每每看著這些筆畫稚嫩的來信,宋慶齡只會苦笑著搖搖頭,長長地嘆著氣說:“唉,孩子們不懂事,他們可別害了我們的孩子呀!”
一天,江青來訪。幾句客套之后,江青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文化大革命的偉大意義。宋慶齡平靜地望著面前這位“第一夫人”,端莊的臉上甚至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
宋慶齡忍不住打斷了江青的發揮,微微笑著提醒對方說:“對紅衛兵的行動應有所控制,不應使用武力,更不應傷害無辜。”江青的臉立即拉了下來,態度一下子變得冷若冰霜。
江青走后,宋慶齡一連幾天不高興。偏偏這時,上海傳來了令宋慶齡五內俱焚的消息:上海萬國公墓被紅衛兵當做埋葬舊社會資產階級的墓園,砸了個稀巴爛。宋慶齡的父母因是蔣介石的岳父母,所以其墳墓更是沒有逃過厄運,被紅衛兵連棺木都翻搗了出來,還來了個暴尸拋骨。
宋慶齡懷著悲憤,連夜向周恩來寫了一封信,差隋學芳把信送到了中南海西花廳,請求保護親人的墳墓。
周恩來獲信后拍案而起,一邊給上海民政局打加急電話,命令民政局領導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做好宋副委員長祖墓的恢復與安置工作,一邊親自起草了一份應予保護的在京民主人士的名單。在這份長長的人員名單上,宋慶齡的名字排在了第一位。
重新修繕的宋氏墓地,原先墓碑上的宋慶齡的兄弟姐妹的名字被刪掉了,重新豎立的墓碑上只剩下宋慶齡一人的名字。
1967年元旦的第二天,隋學芳因飲酒過量兼席上談及文革動了肝火,導致腦中毛細血管破裂,突然中風半身不遂了,年僅38歲。
震驚與惋惜之余,宋慶齡只好向國務院機關事務局緊急報告,請另派人接替隋學芳的工作。沒幾天,該局給宋慶齡調派來一位40歲出頭的警衛秘書。本文姑且稱之為某警秘。
文化大革命的熱浪日甚一日,紅衛兵造反派每天都要簇擁在后海北河沿46號前,一遍遍地高呼口號,沖著宋慶齡居住的那幢主樓咆哮。本來就有失眠癥的宋慶齡,這下更加難以入睡了。她徹夜難眠,坐臥不安。
無奈之下,宋慶齡只好親自下樓,要某警秘出面打招呼干預。誰知S警秘擺出一付左派的面孔,拒絕執行。“你可以試著勸阻一下的,或是好好地向他們解釋一下。因為整個家中的正常秩序都被這些沒完沒了的嘈雜聲打亂了。”宋慶齡盡量和顏悅色地對某警秘說。“那,我就去試試吧。”某警秘見宋慶齡臉色不好看,只好模棱兩可地應一句,站了起來。
更讓宋慶齡痛心的是,一些原先對她尊敬有加的工作人員,如今在S警秘脅迫下露出了勢利眼,明爭暗斗,開始背叛,更有甚者竟沖著宋慶齡橫眉冷對,白眼相加。
宋慶齡后院起火了。家中的“濠梁樂趣”、“觀花室”、“聽鸝軒”等處的匾額、楹聯被視作封建的東西取了下來,砸碎后送到廚房灶間。宋慶齡掛在居室里的幾幅西洋人體畫,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殘余,扔進火堆,換上了領袖語錄。鋪在樓梯上與居室里的全毛地毯,若不是宋慶齡及時加以阻止,也差點被某警秘等人掀起來卷走。就連宋慶齡最喜歡的小動物——鴿子,也受到了嚴重威脅,“如果宋慶齡自己不處理”,某警秘就準備動手宰殺了。
這段時間里,家里再也聽不到宋慶齡彈奏鋼琴的聲音,也看不到她在花園里閑庭信步的身影,放在臥室唱片盒里她最喜歡的《可憐的蝴蝶》、《晚安》、《當我們年輕的時候》與《風流寡婦圓舞曲》等一批唱片,也都被她自己塞到了床下。她的臥室里與床頭上,出現了大紅塑料封面包裝的《領袖選集》與《領袖語錄》。
文革群眾游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